huà

雅化


拼音yǎ huà
注音一ㄚˇ ㄏㄨㄚˋ

雅化

词语解释

雅化[ yǎ huà ]

⒈  谓趋于文雅、高雅。

⒉  纯正的教化。

引证解释

⒈  谓趋于文雅、高雅。

《史记·李斯列传》:“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説耳目者,必出於 秦 然后可,则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赵 女不立於侧也。”
司马贞 索隐:“谓闲雅变化而能通俗也。”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馀’。”

⒉  纯正的教化。

《晋书·华谭传》:“刑罚悬而不用,律令存而无施,适足以隆太平之雅化,飞仁风於无外矣。”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你司晨伤雅化,长舌犯良规。”

分字解释


※ "雅化"的意思解释、雅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随着社会地位的上升,其家族显支受到了高门士族社会文化习尚的影响,其门风迅速雅化

2、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3、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

4、孙和张扬儒家正统的娱乐观念,表明孙吴政权进入中期以后,其第二代人物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而逐渐雅化

5、1911年以后,驴市雅化为礼士,此路位于驴市之南,故名南礼士路。

6、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

7、早期诗风是显浅易懂的通俗化,后期诗风则是使事用典的雅化

8、雅化曲、教化剧的出现,观众消费群体不再成为杂剧艺术最后完成的能动主体,此乃元杂剧走向衰亡最根本的原因。

9、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

10、本文试图探讨雅词创作的得失成败,选择一位小词人林正大为切入点,侧重分析雅化的偏失和不足。

11、本文试图从冯延巳词的雅化和自我抒情化两个方面来论述冯延巳词士大夫化的具体表现。

12、随着社会政治地位的上升,其家族显支受到了高门士族社会文化习尚的影响,其门风迅速雅化

13、建安诗歌一代繁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汉乐府民歌美化、雅化、情志化、个人化,即文人化的结果。

14、据了解,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

15、另外,二人转在不断的传承中,还形成了不断“雅化”的特征。

16、这里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

17、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

18、之所以说成兵车回城,其实是一种名称的雅化,就跟臭皮胡同改成受壁胡同,臭皮厂改成寿比胡同,牛蹄胡同改成留题胡同,粪厂大院改成奋章大院是一个意思。

19、位于云南腾冲县西南的和顺古镇,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

20、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现有人口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