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


拼音yū ní
注音ㄩ ㄋ一ˊ
词性名词

港台沈泥 粉砂 粉土

淤泥

词语解释

淤泥[ yū ní ]

⒈  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

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

mud; silt;

⒉  参见“软泥”

ooze; slurry;

引证解释

⒈  犹污泥。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淤泥不能污其体,重昏不能覆其真。”
唐 方干 《东山瀑布》诗:“不缘真宰能开决,应向前山杂淤泥。”
宋 周敦颐 《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魏传统 《长征诗草·过阿西草原》:“脚踏水草地,淤泥软绵绵。”

国语辞典

淤泥[ yū ní ]

⒈  沉积的泥土。

⒉  污泥。

唐·方干〈东山瀑布〉诗:「不缘真宰能开决,应向前山杂淤泥。」
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英语silt, sludge, ooze

德语Schlamm; Schlick

法语vase, limon

分字解释


※ "淤泥"的意思解释、淤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是我国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

2、我喜爱着高洁傲岸的莲花,爱她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节操。

3、古往今来,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的人不可计数。

4、空气泵吸走淤泥

5、万丈红尘,滚滚浊世,谁当得起出淤泥而不染?匪我思存

6、池子里满是淤泥和绿色的污水。

7、荷花圣洁,在于出淤泥而不染;青松伟岸,在于不怕雪压霜欺。

8、淤泥堆在马路边,长滨路上沙尘漫天。

9、沿海滩涂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尤其是河口和淤泥质海岸的潮滩。

10、伯30:19神把我扔在淤泥中、我就像尘土和炉灰一般.

11、以前那里是西湖淤泥的堆积场,后来,淤泥里沉睡的水生、陆生植物种子,纷纷发芽,江洋畈变成了以垂柳、湿生植物为主的次生湿地。

12、战士们在淤泥淹埋区挖好了水渠,将水直接引入白龙河。

13、伯41:30他肚腹下如尖瓦片.如钉耙经过淤泥.

14、在三四十米长的一段路边有四堆淤泥,每处淤泥的面积都有四五平方米。

15、“其实,最先运用滇池淤泥的人是滇池沿湖的村民们,他们把淤泥捞起来晒干,然后用做自家的生产生活,他们把晒干的泥叫草煤。

16、海造地,原来地貌改变不少,长度至少减少了一半,而且由于淤泥堆积,目前根本无法湾泊船只,潮退时更完全露出淤泥

17、森林遭受砍伐,而河流淤泥充塞。

1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9、房屋已经用手扒出来了,而淤泥则堆在大马路上。

20、他把手伸进淤泥里捞摸,结果抓上来一只巨大的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