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òu zhōng
注音ㄕㄡˋ ㄓㄨㄥ
繁体受終
⒈ 承受帝位。
⒈ 承受帝位。
引《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於文祖。”
孔颖达 疏:“受终者, 尧 为天子,於此事终而授与 舜。故知终谓 尧 终帝位之事,终言 尧 终 舜 始也。”
《隋书·地理志上》:“高祖 受终,惟新朝政, 开皇 三年,遂废诸郡。”
《旧唐书·哀帝纪》:“人道寖薄,阴隲难徵,然以此受终,如何延永!”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术解》:“天之所命,王者不死。今已在宫内,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於陛下子孙,或不甚损。”
⒈ 承继先朝皇帝终止的帝位。
引《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高祖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
1、勋名天不朽,太息受终危急,万几擘画失师赀。
2、君不见君赤壁纵野火铁索连环,也不见御北敌连西蜀长江上鏖战,继遗志领江东屹立于神州东南,尽心力洒英血展伟业剑气指苍天。军帐内公瑾智张昭谋奇策频现,沙场上太史勇甘宁霸一骑当十千,纵使有千万种寂寞和孤单相伴,即受终冠帝冕龙椅上成败也笑看。洛天依
3、大量低氘湖水因受终碛的阻挡,被迫沿着碎石和破碎岩层裂隙下潜,并在承压的情况下潜流约9公里,最后在唯一出口处的岩屑堆低层成泉水出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