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ishòu

拜受


拼音bài shòu
注音ㄅㄞˋ ㄕㄡˋ

拜受

词语解释

拜受[ bài shòu ]

⒈  古代的一种礼仪。谓主人敬酒时,宾客出席于西阶上拜而接受所敬之酒。

⒉  拜而受之。常用作接受人赠予或指教的敬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的一种礼仪。谓主人敬酒时,宾客出席于西阶上拜而接受所敬之酒。

《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孔颖达 疏:“拜受者,宾於西阶上拜受爵也。”
孙希旦 集解:“拜受者,主人献宾,宾於西阶上拜受爵也。”

⒉  拜而受之。常用作接受人赠予或指教的敬词。

《绿野仙踪》第十三回:“于冰 一一传授口诀,并以手书符指法, 不邪 顿首拜受。”
《绿野仙踪》第三八回:“﹝ 仙客 ﹞説罢,将一包袱递与 于冰,于冰 道:‘ 云中 不能拜受,奈何?’”

国语辞典

拜受[ bài shòu ]

⒈  接受他人的拜礼或赠予。

《红楼梦·第六八回》:「又命周家的从包袱里取出四疋上色尺头、四对金珠簪环为拜礼。尤二姐忙拜受了。」

分字解释


※ "拜受"的意思解释、拜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天人们与家人相聚,一起赏月和吃月饼。愿所有家庭能敬拜无限的上帝而不去敬拜受造之物。罗1:25。

2、这个挑战是很合理的,我当敬谨拜受

3、最终,关羽发完牢骚,也就拜受印绶。

4、我们海军拜受圣旨,全军都感受到了肩负皇国兴废的重责,全军都下定决心,竭尽智力人力,献身报国,一死而已。

5、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

6、新郎父亲为新郎加冠,斟上一杯酒,赐予新郎,新郎拜受饮下。

7、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

8、愿许多游客经泰安往泰山时,寻找到主并敬拜这位创造的主,而不去敬拜受造之物。

9、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