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ǔ lùn
注音ㄑㄨˇ ㄌㄨㄣˋ
繁体曲論
⒈ 歪曲事实地议论;狡辩。
⒈ 歪曲事实地议论;狡辩。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论哉!”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余尤伟君杖内监僧,及不为 傅忠勇 曲论民田事,为有古人刚毅之风。”
1、王骥德《曲律》是从古代唱论、曲论向剧论过渡的一部重要著作,提出了许多声乐演唱审美理念。
2、延展到清代,“趣”在戏曲批评中运用更为广泛,曲趣论得到进一步拓展,曲论家们对“趣”作为戏曲审美的本质、曲趣的表现范围、生成、特征等进行了更为切中的探讨。
3、“本色”和“当行”是中国历代曲论中使用频率很高而其意义又有待深入探讨的重要曲学术语。
4、对元散曲发展分期的研究,历来是曲论家们最感兴趣的论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