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曲


拼音dù qū
注音ㄉㄨˋ ㄑㄨ

杜曲

词语解释

杜曲[ dù qǔ ]

⒈  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樊川、御宿川流经其间。唐大姓杜氏世居于此,故名。

⒉  指唐杜牧。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 樊川、御宿川 流经其间。 唐 大姓 杜 氏世居于此,故名。

唐 唐彦谦 《长溪秋望》诗:“寒鸦闪闪前山远, 杜曲 黄昏独自愁。”
宋 陆游 《新寒》诗:“杜曲 新愁随断雁, 辽阳 遗恨入疎砧。”
元 张可久 《折桂令·幽居》曲:“生计无多。 陶令 琴书, 杜曲 桑麻。”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五陵 固多胜概,而 杜曲 为最。”

⒉  指 唐 杜牧。

卷盦 《<蔽庐丛志>序》:“语《萧选》、《文心》之编,则违戾庸众;吟 杜曲、樊南 之句,则匿笑僮僕。”

分字解释


※ "杜曲"的意思解释、杜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1994年,河南临颖县杜曲镇农民肖跃甫和妻子陶会巧来到西安谋生。

2、真是“杜曲华光浓似酒,杜陵春色老于人”,“杏艳桃娇夺晚霞,乐游无庙有年华”,“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

3、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4、我大学时的学兄邢小利,也是一位标准的文人,其人面团团有佛相,少欲恬静,能诗能文,尤精于文艺评论,其家也居于樊川,即今之杜曲街办东江坡村。

5、本文指出杜曲位于少陵原(即杜陵原)与樊川结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