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xián
注音ㄨˊ ㄒ一ㄢˊ
繁体無嫌
⒈ 无可嫌疑处;没有疑忌。
⒉ 犹无妨。
⒈ 无可嫌疑处;没有疑忌。
引《礼记·坊记》:“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列,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
郑玄 注:“嫌,嫌疑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以﹝ 毕諶 ﹞为相”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
唐 杜甫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诗:“皇华吾善处,於汝定无嫌。”
宋 曾巩 《过介甫归偶成》诗:“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
⒉ 犹无妨。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鱼鲊》:“作裹鮓法……有茱萸、橘皮则用,无亦无嫌也。”
1、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2、今舍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宜无嫌于往初,故蔽善而扬恶,祗吾子之不知言也。
3、现在,大家相处得“云天高谊,交洽无嫌”,我快快乐乐地度过了六十五岁前的“第二度退休期”。
4、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
5、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
6、做杷子法:剜四厢各作一圆孔,大小径寸许,正底施长柄,如酒杷形,抨酥,酥酪甜醋皆得所,数日陈酪极大醋者,亦无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