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迹


拼音nǐ jì
注音ㄋ一ˇ ㄐ一ˋ

繁体擬跡

拟迹

词语解释

拟迹[ nǐ jì ]

⒈  亦作“拟迹”。

⒉  仿效。

⒊  揣度足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拟跡”。

⒉  仿效。

汉 张衡 《西京赋》:“齐志 无忌,拟跡 田文。”
《三国志·魏志·张范传》:“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 齐桓,拟迹 高祖,何如?”
《周书·侯植传》:“愿公推诚王室,拟迹 伊 周,使国有 泰山 之安。”

⒊  揣度足迹。按,此谓行事之前先行揣度。见“拟迹”。

唐 骆宾王 《应诰》:“夫至人之处世,拟迹而后投,隐心而后动。”

分字解释


※ "拟迹"的意思解释、拟迹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