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ǒu

苟得


拼音gǒu dé
注音ㄍㄡˇ ㄉㄜˊ

苟得

词语解释

苟得[ gǒu de ]

⒈  不当得而得。

引证解释

⒈  不当得而得。

《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
孔颖达 疏:“非义而取,谓之苟得。”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九:“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清 黄鷟来 《咏怀》之九:“小人务苟得,君子信艰贞。”

国语辞典

苟得[ gǒu dé ]

⒈  不当得而得。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分字解释


※ "苟得"的意思解释、苟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苟得贤有司实心实政提倡其间,复得好善之绅商任怨任劳经理其事,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2、欧罗巴尽有许多名将,注意之事项极多。但余只认得一个对象,即敌之集团。余之努力,即在击破此集团,苟得击破此集团,其他自随之溃灭矣。

3、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傅带的不同。

4、苟得其人,不患贫贱;苟得其材,不嫌名迹。

5、足下任此,岂可不远览载籍废兴之由,荣辱之机,弃忘旧恶,宽和群司,审量五材,为官择人?苟得其人,虽雠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授。

6、臣闻大国贪于名,小国贪于实,此诸侯之通患也。今鲁处卑而不贪乎尊,辞实而不贪乎多,行廉不为苟得,道义不为苟合,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其交,君之道义,殊于世俗,国免于公患。

7、苟得贤有司实心实政提倡其间,复得好善之绅商任怨任劳经理其事,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8、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9、延之唯利是视,轻冒陈闻,依傍诏恩,拒捍余直,垂及周年,犹不毕了,昧利苟得,无所顾忌。

10、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

11、临财苟得,见利反义,不义而富,无名而贵,仁者不为也。

1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