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shū

著书


拼音zhù shū
注音ㄓㄨˋ ㄕㄨ

繁体著書
词性动词

著书

词语解释

著书[ zhù shū ]

⒈  撰写著作。

引证解释

⒈  撰写著作。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 尹喜 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贄 居 忠州 十餘年……避谤不著书,习医方。”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庄尚志 ﹞此时已将及四十岁,名满一时。他却闭户著书,不肯妄交一人。”
冰心 《空巢》:“你退休了,正可以得闲著书了。”

国语辞典

著书[ zhù shū ]

⒈  写书。

《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胡母生传》:「与董仲舒同业,仲舒著书称其德。」

分字解释


※ "著书"的意思解释、著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为了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安危,发愤研究古史,坚持著书立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3、治国良相,世代皆有;著书良医,无一全人。王清任

4、著书立说,发凡起例,必须周密考虑,不可草率。

5、结合实践介绍了医学美术工作者在一个需要著书立说和对外交流的临床科室,有很多工作可做。

6、这些年,他摒绝一切交际应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著书立说上了。

7、她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说,她著书立说,还拍摄了一部以她人生为题材的电影。

8、著书立说已成为一种职业,文学作品已成为一种商品。

9、著书立言,不仅需要以品牌实力为基础,还需要与业界分享心得体会的气度。

10、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11、日居月诸,扫楸著书,山光风远,泉溥云舒。

12、苏亮等并学称该博,文擅雕龙,或挥翰凤池,或著书麟阁,咸居禄位,各逞琳琅。

13、文章憎命达,诗酒风liu李太白;才学著书多,古今殷鉴罗贯中。

14、一些反动的史学家著书立说,其中心是张扬"满洲"。

15、一些反动的史学家著书立说,其中心是张扬“满洲”

16、就像所有相似的分类方法一样,分卷著书大概也比柏拉图时代要迟一些。

17、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观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8、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观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9、密报,说道北京城中出现许多招贴,揭发浙江姓庄百姓著书谋叛,大逆不道。

20、说之著书,专意排斥先儒,引征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