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éguān

学官


拼音xué guān
注音ㄒㄩㄝˊ ㄍㄨㄢ

繁体學官

学官

词语解释

学官[ xué guān ]

⒈  学校的房舍。

⒉  指学校。

⒊  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汉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授、学正、教谕等。又称教官。

引证解释

⒈  学校的房舍。

《汉书·循吏传·文翁》:“又修起学官於 成都 市中。”
颜师古 注:“学官,学之官舍也。”
《晋书·苻坚载记上》:“坚 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

⒉  指学校。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皇帝建学官,亲近忠良,欲以絶怪恶之端。”
《汉书·吾丘寿王传》:“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
《后汉书·鲁丕传》:“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

⒊  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 汉 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 西晋 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 宋 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授、学正、教谕等。又称教官。

《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 为学官,悼道之鬱滞。”
唐 张籍 《书怀寄元郎中》诗:“重作学官閒尽日,一离江坞病多年。”
宋 秦观 《送张和叔兼简黄鲁直》诗:“学官冷如水,齏盐度朝曛。”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其学官如父兄,其学生皆如子弟。”

国语辞典

学官[ xué guān ]

⒈  掌管教化的官职或官学教师。如汉代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设置的提学、学政、教授、学正、教谕等。

《史记·卷一 二一·儒林传·公孙弘传》:「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
唐·张籍〈书怀寄元郎中〉诗:「重作学官闲尽日,一离江坞病多年。」

⒉  学校的房舍,亦指学校。

《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文翁传》:「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分字解释


※ "学官"的意思解释、学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余读功令,至於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2、近日,有网友通过“问政四川”反映,达州市达川区达川中学官网有*情广告。

3、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

4、第二章主要论述唐代国子监学官的学术素养。

5、从前各州、县学官仅拥虚名,几同疣赘。

6、但是机会渺茫,就算英方肯吃大力丸,急办候补学官检核最快也得几周吧。

7、本文著重于详细厘清稷下兴衰的前因与始末,并对学者有关于其学官制度与学宫地点的不同意见做讨论,冀图呈现认识稷下的完整轮廓。

8、2名飞官遗体抵达冈山军机场,左为飞行官王劲钧、右为学官黄俊荣。

9、从平民考秀才,要连闯三关,知县主考的县试、知府主考的府试、本省提学官主考的院试。

10、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昔刘向有言:王者宜兴辟雍,陈礼乐,以风化天下。

11、箕某乃斗屑之才,忝为学官,犹为不称,安敢奢望出将入相,承负燮理阴阳之重任乎?

12、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13、好在明朝的县令既是一县之长,也是县中痒学的提调官,(类似于主管学校后勤保障的教育局副局长,正局长是提学官)。

14、清代文学家沈起凤晚年来到祁门担任学官,在这里完成了《谐铎》的主体部分,并在门人弟子的协助下将其刊刻成书。

15、过了好一会儿,随着拖靶帆布上接连出现弹孔,而训练学官们的命令也熟练起来后,上村彦之丞心下才稍觉满意。

16、及论辩结束,学官不敢怠慢,即刻精心核对,玺印封书,遣人贴身携带,昼夜驱车,驰往安邑,送归主君呈阅。

17、按当时的官职结构,国子祭酒是学官中的最高头衔。

18、达州一中学官网现*情广告?回复:黑客攻击导致。

19、作为国子监教育活动主要实施者的学官,自然受到朱元璋特别关注。

20、西河令丞、学宫学官等一应大小官员,早已闻知主君将至,纷然猬集衙署前,袍服济楚,肃穆恭立,一起列队迎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