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éguǎn

学馆


拼音xué guǎn
注音ㄒㄩㄝˊ ㄍㄨㄢˇ

繁体學館

学馆

词语解释

学馆[ xué guǎn ]

⒈  见“学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学舘”。 学舍;学校。

唐 郑谷 《送颜明经及第东归》诗:“閒来思学馆,犹梦雪窗明。”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自 唐 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絶, 蜀 毋昭裔 出私财百万营学馆。”
清 蒲松龄 《闹馆》:“上世裡我无曾入个学馆,看文书银钱票甚是作难。”

⒉  学宫,学庙。参见“学宫”、“学庙”。

元 杨载 《送丘子正之海盐》诗:“海邦终寂寞,学舘尚穹崇。”

⒊  即学堂。旧时命相家术语。参见“学堂”。

五代 齐丘 《玉管照神局·吕洞宾赋》:“学馆清高者,凌云折桂。”

国语辞典

学馆[ xué guǎn ]

⒈  学校、私塾。

《北史·卷一七·魏景穆十二王传上·阳平王新成传》:「置学馆于私第,集群从子弟,昼夜讲读。」

分字解释


※ "学馆"的意思解释、学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不同阶级行业百姓家的孩童通过学馆系统学习,取长补短,信息得到有效共享,通过学以致用的原理,变向提高了生产力。

2、秦公宵旰图治,日理万机,却于百忙之中,初次造诣我墨家,令学馆蓬荜生辉。

3、2月3日上午,莱芜籍青年演员侯京健受邀在莱芜市吴伯萧文学馆,与莱芜市广大文艺爱好者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茶话会。

4、灵公挥泪辞别墨子,便与师赞、箕季与车乾一起,离开学馆,行步如飞,径往学丞衙署走去。

5、一位名叫范睢的读书人可怜他们,让毕氏到府上当佣奴,毕鹰也破格进入学馆读书。

6、汝等不加细思致想,掀起学难,招致衅端,辱没学馆,做下此等菲薄尊长、扰攘学宫之事,全无些许绳墨规矩,岂不怕儒、法、兵三家嗤笑我墨家之家声门风耶?

7、苏云乘清明日各家出去扫墓,乃写一谢帖留在学馆之内,寄谢陶公,收拾了笔呈出门。

8、扰攘多年的香港西九龙文化区决定于九月重新进行公众咨询,不少香港文坛中坚份子乘时重新倡议西九需要成立文学馆

9、再后来,这里先后就成为了村塾、官绅富商的家塾、有声名人士的馆塾、行业、帮会、会馆的义塾等私塾学馆和武林人士的武术馆等事实公用场所。

10、唐太宗贞观十年在其子魏王李泰府设文学馆。由于太宗对李泰的特殊宠爱使其文学馆带有了与众不同的色彩并隐约与政治发生了联系。

11、墨子独率自家弟子急如风火,赶回学馆,筹议安排西行之事。

12、故弟子以为,莫如命高石子入主学馆,朝夕侍奉钜子,使得彼与其余诸人相见日浅,交往日疏,无缘晤面,无法密谋,则游宦发难之事,自然化归于无形矣。

13、也许心思纤细的女儿,深谙父亲可昭日月的一片苦心,所以她把卞之琳单恋私下的“定情之物”,让文学馆去珍藏,不让散失。

14、《中国青年报》(2015年07月18日01版)7月17日,童学馆的孩子通过体验“孔融让梨”的故事,感知谦让美德。

15、到底是没临着黑运,匆匆洗漱后她就在去往翠烟闱学馆的路上了。

16、4年学馆学习结束后,1963年,金广林进入院团,只演了一些青年农民、工人以及“狗腿子”等角色,而他的同班同学许承先已在舞台走红。

17、今我家君上跋山涉水,奔赴绛都,吊丧晋公,假道西河,方得有机缘拜访汝墨家学馆,躬身晋谒圣师,诚望圣师綦切体察我家君上之心迹曲衷也。

18、引导进化者的仲裁学馆林立大地,古板的愚者理论烟消云散,至高的强者理论无可非议。

19、这一次大规模的投敌事件,对熊储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所以才再一次强调了大明国今后开办学馆的基本宗旨,全面遏制虚华浮躁的学风。

20、唐初文学馆的建立,使太子诸王之间的竞争由政治扩展到文化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