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ù guī qù
注音ㄈㄨˋ ㄍㄨㄟ ㄑㄨˋ
繁体賦歸去
⒈ 晋陶潜为彭泽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并赋《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后因以“赋归去”为辞官归隐之典。
⒈ 亦作“赋归田”、“赋归来”。
引晋 陶潜 为 彭泽 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并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唐 王维 《奉送六舅归陆浑》诗:“酌醴赋归去,共知 陶令 贤。”
宋 邵雍 《诲答尧夫见寄》诗:“应笑无成三黜后,病衰方始赋归田。”
宋 晁补之 《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词:“谓 东坡 、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
宋 叶梦得 《满江红·重阳赏菊》词:“问何须、特地赋归来,抛 彭泽。”
1、当在官场上深感人格的屈辱和人性的扭曲时,他毅然解印辞官,赋《归去来兮辞》,“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何日南苕赋归去,水村烟坞一渔蓑。
3、因香港屋荒严重,谋一住所,难若登天,加以生活奇昂,致由穗疏散来港者,感于长安居大不易,今既睹穗市情形好转,遂又纷赋归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