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zhù
注音ㄧ ㄓㄨˋ
◎意思是一只筷子。
1.一只筷子。
例证《新五代史 · 四夷附录二》:“尝有中国人至其国,其妻怜之使逃归,与其筯十餘隻,教其每走十餘里遗一筯,狗夫追之,见其家物,必衔而归,则不能追矣。”
2.指一双筷子所夹的食物。形容量少。
例证唐黄滔《钟陵故人》诗:“一筯鱸鱼千古美,后人终少继前踪。”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那妇人笑容可掬,满口儿叫:‘叔叔,怎的果肉儿也不拣一筯儿?’”《儒林外史》第二回:“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筯牛肉麺吃了,各自散讫。”
3.犹一串。
例证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二折:“先到的为赢,后到的输,一个羊头,一筯饼,一罈酒。”
1、又夹了一箸笋尖放进嘴里嚼了片刻,到底是美食的力量比较大,她很快忘了方才纠结的问题,脑子一转,又想起另一件事来。
2、侍女墨菊进来的时候,六爷正夹了一箸腌菜放到夫人碗里。
3、经妙手烹制的“松鼠鳜鱼”,色泽金黄,头昂尾翘,品尝一箸,外焦里嫩,鲜香适口,特惹人喜欢,现是白魁清真宴会中的首席菜肴。
4、傅的妙手著成了灿如鲜花般的刺身拼盘,一箸鱼肉入口,鲜嫩弹牙,似乎那鱼儿的魂魄依旧,摇摇摆摆,游弋于齿颊间,顿觉时光停顿,将此美妙定格在此厢间。
5、玉帝说完,笑着钳了一箸凤髓塞到了口中,边咀嚼品味,边用余光打量地上的金星。
6、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