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伯

词语解释
八伯[ bā bó ]
⒈ 古代畿外八州的最高长官,分别掌管四方诸侯,相传尧舜时皆有。
⒉ 晋代郗鉴、阮放、卞壸、蔡谟、胡毋辅之、阮孚、刘绥、羊曼八人,时号兖州八伯。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畿外八州的最高长官,分别掌管四方诸侯,相传 尧 舜 时皆有。 尧 时八伯为 驩兜、共工、放齐、鲧,馀四人不详。见 唐 贾公彦 《周礼正义序》引 郑玄 说。
引《礼记·王制》:“八州八伯。”
《尚书大传》卷一下:“惟元祀巡守四岳八伯。”
郑玄 注:“尧 时得 羲和,命为六卿,其主春夏秋冬者并掌方岳之事,是为四岳,出则为伯;其后稍死, 驩兜、共工 等代之,乃分置八伯。”
⒉ 晋 代 郗鉴、阮放、卞壸、蔡谟、胡毋辅之、阮孚、刘绥、羊曼 八人,时号 兖州 八伯。
引《晋书·羊曼传》:“时州里称 陈留 阮放 为宏伯, 高平 郗鉴 为方伯, 泰山 胡毋辅之 为达伯, 济阴 卞壼 为裁伯, 陈留 蔡謨 为朗伯, 阮孚 为诞伯, 高平 刘绥 为委伯,而 曼 为濌伯。凡八人,号 兖州 八伯。”
国语辞典
八伯[ bā bó ]
⒈ 古代京畿外八州的最高长官,分别掌管四方诸侯,相传尧、舜时皆有设置。尧时八伯有驩兜、共工、放齐、鲧,其余则不可考。舜时八伯相传伯夷为阳伯,羲仲、羲叔之后为二羲伯,弃为夏伯,咎繇为秋伯,和仲、和叔之后为和伯,垂为冬伯,一人不详。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五·名臣类上》。
⒉ 兖州八伯的简称。参见「兖州八伯」条。
分字解释
※ "八伯"的意思解释、八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面对多铎屈膝投降的明朝廷官员,包括“二公七侯八伯”。
2、周家祖茔地是周*来祖父周骏龙买下的,占地不足一亩,安葬着周*来祖父母、生母、嗣父母、八伯父母等13位亲属的遗骨。
相关词语
- bā cì八次
- bā yì八溢
- bā chén八陈
- bā dí八狄
- bā fān八番
- bā fāng八方
- bā zì八字
- bā rěn bā zhì八忍八智
- bā dá八达
- bā diāo八貂
- bā fǎ八法
- bā dǒu八斗
- bā huì八会
- bā fán八蕃
- bā lǎn八览
- bā yí八姨
- bā jié八节
- bā jùn八俊
- bā kē八科
- bā dà bā八大八
- bó shì伯氏
- bó shì伯事
- bó jī伯姬
- bó lǜ伯虑
- è bó阏伯
- bó yǔ伯禹
- bó guó伯国
- bó shí伯时
- bó qí伯奇
- bó hūn伯昏
- bó zhào伯赵
- bó tǎo伯讨
- bó fù伯父
- lǎo bó老伯
- bó yí伯夷
- bó luán伯鸾
- bó yú伯鱼
- bó kǎo伯考
- bó niú伯牛
- bó xiōng伯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