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

词语解释
八法[ bā fǎ ]
⒈ 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明初吏部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分老疾、疲软、贪酷、不谨四项。汉字笔画有侧(点)、勒(横)、努(直)、趯(钩)、策(斜画向上)、掠(撇)、啄(右边短撇)、磔(捺),谓之八法。多以指书法。
引证解释
⒈ 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
引《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灋,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
《南史·宋武帝纪》:“九伐之道既敷,八法之化自理。”
⒉ 明 初吏部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分老疾、疲软、贪酷、不谨四项。 成化 时加才力不及一项。 清 代分贪、酷、疲软无为、不谨慎、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足八种情况,而分别加以处置,称八法。
引《清会典·吏部·考功清吏司》:“纠以八法:曰贪,曰酷,曰罢软无为,曰不谨,曰年老,曰有疾,曰浮躁,曰才力不及。”
参阅 清 章学诚 《丙辰札记》。 清 唐孙华 《寿王冰庵太守五十韵》:“九閽深詄荡,八法长奸欺。”
⒊ 汉字笔画有侧(点)、勒(横)、努(直)、趯(钩)、策(斜画向上)、掠(撇)、啄(右边短撇)、磔(捺),谓之八法。多以指书法。
引南朝 宋 鲍照 《飞白书势铭》:“超工八法,尽奇六文。”
唐 沉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题示》诗:“鏘金七言凌 老杜,入木八法蟠高轩。”
清 冯桂芬 《顾南林年丈七十寿序》:“工诗文,精八法,尤长径尺外大字。”
国语辞典
八法[ bā fǎ ]
⒈ 周代治理官府的八种方法。
引《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办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
⒉ 我国书法中的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种笔法。参见「永字八法」条。
英语eight methods of treatment (TCM)
分字解释
※ "八法"的意思解释、八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世间八法,并非说东南西北八面来风。
2、小子的上联便是‘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兑传八法’,请各位对出下联。
3、1993年师从中国鹰爪王、六合八法大师周树生,先是习练鹰爪翻子门拳法及心意六合八法门拳技。
4、消导法,即消食导滞法,属八法中之消法及下法范畴,主要用于饮食积滞肠胃之症.
5、在课堂上,张伟超使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用“永字八法”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楷体“永”字,他告诉学生,学习书法一定要把基本功练好。
6、县羽毛球馆查看场馆建设情况,观看了琼中思源实验学校600名学生表演武术健身操和250名学生表演黎家棍、琼中县民族思源实验学校800名学生表演大成拳十八法。
7、结论:灵龟八法按时取穴治疗窦性心动过速可以取得较好的即时效应。
8、何应辉讲授永字八法中新网11月8日电。
9、因此,要明白为何我说“永字八法”的八个名目与射御有所关联,那绝非偶然的借喻。
10、笔法中有执笔法,像擫、押、钩、揭、抵、拒、导、送;还有运笔法,例如永字八法:点、横、竖、勾、仰横、撇、斜撇、捺。
11、以八法工作制为指导,力争保质保量地在12月15日之前完成8100万吨籽棉的加工生产任务,100%入储国储棉。
12、该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使用价值,一直被列为著名的“八法”之首。
13、结果推拿二步八法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14、“永字八法”就是古人以“永”字八笔为例,阐述正楷点画用笔的方法。
15、愛字取其中宮闊窄風格;袋字取其上下分中比例,還有勾、衣字的設計;永字是傳統永字八法的代表字。
16、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
17、稍长,读师范的兄长,假期回家练毛笔字,陈建胜便站边上看,渐晓了颜、欧、柳、赵与“永字八法”。
18、班主任工作八法,这八法是:人格感染、爱心传递、契机运用、心灵相融、潜能发现、集体凝聚、家访沟通和反思升华。
19、这里看出“永字八法”原意均为用笔的态势。
20、王羲之顿悟永字八法,成就一代书圣,更层在顿悟的状态中留下快雪时晴帖,被后人追捧千年不衰。
相关词语
- bā jiān八奸
- bā jùn八骏
- bái bā白八
- bā chā八叉
- bā jiǎo八角
- bā fāng八坊
- bā jué八诀
- wāi bā shù bā歪八竖八
- bā gē八哥
- bā là八蜡
- bā diāo八貂
- bā dà bā八大八
- bā fēn八分
- bā wèi八位
- bā miàn八面
- bā dà bā xiǎo八大八小
- bā guà八卦
- bā tái bā zuò八抬八座
- sān bā三八
- bā yí八姨
- fǎ lǎo法老
- fǎ mén法门
- rěn fǎ忍法
- běn fǎ本法
- fǎ shī法师
- bù fǎ不法
- màn fǎ嫚法
- dào fǎ道法
- huà fǎ画法
- miào fǎ妙法
- fǎ xué法学
- fǎ lìng法令
- fǎ àn法案
- zuì fǎ罪法
- fǎ lā法拉
- fǎ guī法规
- fǎ shì法事
- lì fǎ历法
- kàn fǎ看法
- hù fǎ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