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ngè

性恶


拼音xìng è
注音ㄒ一ㄥˋ ㄜˋ

繁体性惡

性恶

词语解释

性恶[ xìng è ]

⒈  战国时荀子的观点之一。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必须以礼义刑罚治之,才能使之改恶从善。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也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

引证解释

⒈  战国 时 荀子 的观点之一。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必须以礼义刑罚治之,才能使之改恶从善。与 孟子 的性善论相对立,也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参见“性善”。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分字解释


※ "性恶"的意思解释、性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荀子作为战国中晚期儒家大师,他的以性恶论为基础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2、养物惟马为贵,其性恶湿,利居高燥,须惕其好恶,顺其寒温,量其劳逸,慎其饥渴。

3、在中国性恶论中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种理论在历史上受到冷落和否定。

4、老祖宗荀况早就提出了“性恶论”。

5、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源性恶液质患者瓣膜置换手术的治疗经验。

6、不过,在儒家内部却有很大分歧,即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针锋相对。

7、考察中西方性善论与性恶论渊源、互补及其历史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人的本性。

8、源于“共和”传统与“性恶论”的传统,政治不信任的理念已成为民主政治价值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9、原罪论、性恶论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犯罪产生的根源及本质、犯罪的原因及防范控制。

10、荀子在百家争鸣中确立的性恶论成为其礼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11、结论CK在原发性和转移性恶黑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

12、荀子又认为,人之所以想做好事,是因为性恶,因为事物如果短缺什么,就会自动寻求满足。

13、中国古代的人性论者,由于囿于道德领域不能自拔,只看到了人性道德价值而忽视了人性的其它价值,以至于为性善和性恶打了两千多年的笔墨官司也没能对人性形成一个科学的评价。

14、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性。

15、主要通过对孔子仁学与礼学的深入分析,指出其人性论蕴涵着性善或性恶的两极趋向。

16、性恶论是荀子礼论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石。

17、荀子的思想是本文的重点,尤其是对“性恶论”以及由此衍生的“化性起伪”的方法论,都作出详尽的叙述与分析,这是荀学所倡导的“君子之道”确立的前提。

18、五龙是“性恶”的载体。

19、这样就形成了性善论与人身关系、性恶论与财产关系的对应,进而提出此两对关系的契合。

20、戈尔丁的寓言体小说《蝇王》的性恶主题自其出版以来一直是众多评论家讨论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