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hán

恶寒


拼音è hán
注音ㄜˋ ㄏㄢˊ

繁体惡寒

恶寒

词语解释

恶寒[ wù hán ]

⒈  怕冷。

⒉  中医称怕冷的症状。有外感恶寒和内伤恶寒两类。

引证解释

⒈  怕冷。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
晋 陆机 《君子行》:“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之五:“提提乌鳶中,见此孤翔鸞,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

⒉  中医称怕冷的症状。有外感恶寒和内伤恶寒两类。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脉法》:“病有洒淅,恶寒而復发热者,何?”

国语辞典

恶寒[ è hán ]

⒈  中医上指病人怕冷、畏寒的征兆。

分字解释


※ "恶寒"的意思解释、恶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清夜恶寒,感情吞天鼠是身怀巨宝,而且很可能是萧家的。

2、此人一开口居然细声细气,声音还带着几分娇柔,看的方才讲话的杨天长老恶寒不以。

3、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

4、舌苔薄黄者,可选用柴葛解肌汤,恶寒、发热、咳嗽、口渴可选用麻杏石甘汤;胃肠型感冒夹湿者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散治疗。

5、她用手捂住嘴,又一阵恶寒让她全身发抖,膝盖打颤。

6、看着身为宋帝王的李小小一个劲儿冲自己挤眉弄眼,秦风后背一阵恶寒

7、六、亡阳: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

8、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9、全身症状有恶寒颤栗,无汗身痛,关节酸痛,腹痛拘急,舌淡红,苔薄白。

10、主夏月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脘腹疼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水肿。

11、陈睿想到某些小说里整人用的汗垢丸,心中一阵恶寒

12、余志康边走边后背恶寒的小声嘀咕着。

13、外感风寒,内伤湿带,属于阴湿,恶寒、发热、少汗,用藿香正气散最佳。

14、文章从分析《金匮要略》原文出发,提出恶寒的总病机为阳失温煦。

15、难不成,这赵煌有断袖之癖?看上了自家的七弟不成?想到这里,众人心中都是一阵恶寒

16、猪流感的症状与普通的流感类似而且都有发热,咳嗽,咽喉痛,全身疼痛,头痛恶寒及乏力。

17、如果出现突然呕吐,伴有发热或恶寒,头身疼痛,胸部满闷,舌苔白腻等症状,可以选择服用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散进行调理。

18、起病急骤,咽喉肿痛,并恶寒发热,头痛,口渴,便秘,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19、温病中有发热,也有恶寒,一定是上焦病证.

20、十一、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