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ī bù chū wèi
注音ㄙ ㄅㄨˋ ㄔㄨ ㄨㄟˋ
成语解释
思不出位
词性成语
⒈ 虑事不逾越自己的职分。语本《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王弼注:“各止其所,不侵官也。”
⒈ 虑事不逾越自己的职分。
引语本《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王弼 注:“各止其所,不侵官也。”
《魏书·任城王澄传》:“故 陈平 不知钱穀之数, 邴吉 不问僵道之死,当时以为达治,歷代用为美谈。但宜各守其职,思不出位,洁己以励时,靖恭以致节。”
⒈ 语本指思虑问题不逾越自己的职责范围。
引《易经·艮卦·象曰》:「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
1、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
2、他是一个思不出位、谨慎处事的官员。
3、臣思不出位,诚昧甄才,追言既往,伏增惭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