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七事


拼音qī shì
注音ㄑ一 ㄕˋ

七事

词语解释

七事[ qī shì ]

⒈  古代治国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

⒉  指天、地、民与四时之务。

⒊  唐代武官随身佩带的七件东西。指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

⒋  同“七件事”。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治国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

《周礼·天官·小宰》:“以法掌祭祀、朝覲、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七事者令百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
郑玄 注:“七事,谓先四,如之者三也。”

⒉  指天、地、民与四时之务。

《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
韦昭 注:“七事,天、地、民、四时之务。”

⒊  唐 代武官随身佩带的七件东西。指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噦厥、针筒、火石。

唐 张九龄 《敕识匿国王书》:“今授卿将军,赐物二百疋,锦袍、金鈿、七事。”

⒋  同“七件事”。

明 《投梭记·逼娼》:“自从你父亲亡后,家中十分艰窘,开门七事,那一件不在做娘的身上。”

分字解释


※ "七事"的意思解释、七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年“七七事变”纪念日前两天,学校刚放暑假,十几个稚气未脱、年龄约在16、17岁的高中生,顶着烈日跑到台当局“教育部国教司”门口,抗议课纲微调。

2、卢沟桥还是“七七事变”的见证者。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开始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

3、一切都好是一个检查表七事你一定要做,以获得最佳的出。

4、一枚"纪念章"成七七事变自供状。

5、七七为极,七七四十九是苦难的轮回。九九为尊,九九八十一是辉煌的历程。七七事变,八年抗战,民族脊梁高高挺起,八一军旗熠熠生辉。中国,好样的!

6、一枚"纪念章"成七七事变自供状。

7、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赚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

8、这本书是关于七七事变的。

9、一枚"纪念章"成七七事变自供状。

10、就在“七七事变”后不久,在北平抗战中,他以29军副军长的身份战死沙场,成了全国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我方高级将领。

11、中国的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

12、佟麟阁,1937年“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后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13、据载,该纪念碑建于1940年7月7日,由当时的四会县政府、陆军暂编第八师所立,纪念“七七事变”三年来,四会马房守军抵抗日寇入侵阵亡的全体将士。

14、2002年,日本《赤旗报》的记者来采访过老人,当年参加过七七事变的两个日本老兵也曾登门向他鞠躬谢罪。

15、叶于良出生在北平,七七事变时他刚上中学,便瞒着家人加入了青年学生自发组织的“抗日杀奸团”,杀汉奸、杀鬼子,因刺杀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未成功被捕。

16、七七事变后,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者铁蹄的蹂躏。

17、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18、七七事变”后,日军铁蹄踏进北大、清华校园、南开大学被炸成一片瓦砾。

19、党爱国抗日将领的亲属和史学界人士等60多人,今天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座谈会,纪念“七七事变”爆发61周年。

20、甚至到了“七七事变”,日本毫不忌讳地宣称要征服中国时,素日将“公理正义”的高调唱得响彻云天的西方文明世界也是若无其事,缄默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