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ù yán
注音ㄈㄨˋ 一ㄢˊ
繁体復言
⒈ 谓实践诺言。
⒉ 再发表意见。
⒈ 谓实践诺言。
引《左传·僖公九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復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
杨伯峻 注:“復言,犹言实践诺言。”
《国语·楚语下》:“周而不淑,復言而不谋身,展也。”
韦昭 注:“復言,言可復,不欺人也。”
《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復言重诺,非信也。”
⒉ 再发表意见。
引《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已矣,将军勿復言!”
1、兵戈兴数年矣,而匈奴之害尽去,可复言与民休息,望斟之。
2、太宗又命驾将临之,司空玄龄以上饵药石,不宜临丧,抗表切谏,上曰:朕之此行,岂独为君臣之礼,兼以故旧情深,姻戚义重,卿勿复言也。
3、汉使既到,便偃蹇自信;若复遣之,虏必自谓得谋,其群臣驳议者不敢复言。
4、知其为一事”则可省,这是“前目后凡”的条件,否则不避复言。
5、彼女复言:“有眼必痛。我虽未痛,并欲挑眼,恐其后痛。”。
6、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