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uò mín
注音ㄖㄨㄛˋ ㄇ一ㄣˊ
⒈ 贫苦的人。
⒉ 使人民驯顺。
⒈ 贫苦的人。
引《管子·禁藏》:“贷无种与无赋,所以劝弱民。”
尹知章 注:“谓劝勉贫弱之人也。”
⒉ 使人民驯顺。
引《商君书·弱民》:“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1、1932年,有感于国弱民穷,教育疲弊,春节后,当时旅穗的桂籍有识之士在“教育救国”思想影响下,提议筹办广州私立培桂中学,校址定在广西会馆。
2、国弱民穷受外辱,爱国英士拳拳心;不肯受辱斗强敌,抗暴谱写丹心曲。
3、天机,别发牢骚了,谁叫我们国弱民穷呢!
4、小国国弱民穷,委实是拿不出这么多财货来!……
5、可是黩武主义的日本只能欺负国弱民穷、热衷于打内战的中国,难以担当牵制苏联的大任。
6、难忘九一八,恶狼侵家门。毁我河山,戮我同胞。国耻国难,铭记千古。国弱民哀,豺狼窥视。国富民强,兵戈难起。以史为鉴,兴国保家。齐心协力,共创华夏新辉煌!
7、柳条湖边爆炸响,沈阳城头炮声隆,可恨军队不抵抗,大好河山徒遭殃,九月十八国耻日,勿忘屈辱图富强。国弱民穷遭欺凌,国家富强才雪耻。牢记九一八,努力争富强。
8、往时也,国弱民贫,戮力求生,披星戴月,茹苦含辛,父兮母兮,为我佝劳。
9、管仲主张富民强兵,在他的辅佐之下,国弱民穷的齐国,秣马厉兵、励精图治,终于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