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ò

积弱


拼音jī ruò
注音ㄐ一 ㄖㄨㄛˋ

繁体積弱

积弱

词语解释

积弱[ jī ruò ]

⒈  长时间形成的衰弱状况。

积弱不振。

accumulated declining tendency;

引证解释

⒈  极其示弱。

《文子·道原》:“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柔即刚,积弱即强。”

⒉  长期衰弱。

宋 魏了翁 《被召除礼部尚书内引奏事第五札》:“国势积弱,人情久玩,而欲一旦以法绳之,急则生变。”
《清史稿·兵志二》:“﹝ 雍正 ﹞五年,以 浙江 緑营积弱,选 山、陕、甘 兵壮健者移驻之。”

国语辞典

积弱[ jī ruò ]

⒈  长期衰弱。

《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但是国家积弱,已非一日。」

分字解释


※ "积弱"的意思解释、积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不过我相信,这里所说的“一个人”,是积贫积弱的中国的象征,又是弱而不卑、败而不馁的中国的象征,并不真的只是“一个人”。

2、国内的动画播映市场,积弱经年,更遑论其衍生产品。

3、此诚‘壅蔽、后时’之见矣!中国之‘积弱不振’,根源不在于‘器不利于人’,而在于‘患贫’。

4、吃晚饭的时候,李丰父亲照例评论起当今时局,又是唉声叹气——为中国的积弱积贫,又是怒愤填膺——为日本的狼子野心。

5、近代中国经历了一段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历史。

6、中国积贫积弱、受尽屈辱、没有外交尊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7、过去,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国民体质不佳,西方人讽刺我们是“东亚病夫”。

8、汉初积贫积弱,民生凋敝,为了保养民力,增殖人口,就要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9、庆历新政推行前,北宋已是内外危机四伏,冗兵、冗官、冗费这“三冗”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完全陷入了“积贫积弱”的怪圈。

10、王安石也是个多事的种,他上万言书,力陈北宋积贫积弱之弊,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青苗法、市易法、三舍法等改革,遭到司马光等顽固守旧派强烈反对。

11、积贫积弱若此,再加上一盘散沙,下层组织疲弱,军令政令不畅,无怪乎日本军方向他们的天皇报告说,只须三个月,即可解决中国事变。

12、中国这一百年来的积弱是自己不中用还是被外国人抢夺了中国的资源所造成的?

13、北宋仁宗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繁多,人才选用不当,社会积弱积贫。

14、大宋虽然积贫积弱,存在着冗官冗兵冗费等诸多弊端,但如果将宋朝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中比较,大宋仍然不失为一个盛世。

15、新中国诞生之际,国家积弱落后、千疮百孔,既未实现全国解放,政权亦需巩固,各项建设事业百废待举,面临着重重困难和艰巨任务。

16、他们惶惶不安,不相信授权,也不愿意处理使组织积弱不振的僵化症状。

17、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中立外交政策的实施是近代中国积弱积贫,外交上羸弱无助的集中体现。

18、面对积弱已久的隶书,能够恢复元气,形成时代风格,其历史贡献也不可抹杀。

19、悠悠岁月,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曾经创造过灿烂的科技文化,也曾经饱受内忧外患之苦,积贫积弱

20、彼族遇事风生,欺陵挟制,一国有事,各国环窥……我以积弱不振,不能不忍辱含垢,遇事迁就,不惜玉帛以解兵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