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司

词语解释
兵马司[ bīng mǎ sī ]
⒈ 官署名。专理京城捕盗及斗殴等事。始建于元代。
引证解释
⒈ 官署名。专理京城捕盗及斗殴等事。始建于 元 代。 至元 九年改千户所为大都路兵马司, 明 沿设五城兵马司。 清 制同。参阅《元史·百官志六》。
引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你这狗才,不要慌,待我明日写一箇贴子,送到兵马司去,打断你的狗筋。”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碧云岩题名跋》:“宋 京师有警巡院,听讼,如 明 兵马司。”
国语辞典
兵马司[ bīng mǎ sī ]
⒈ 职官名。为明、清于京师设置的官署。职掌缉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等事。
分字解释
※ "兵马司"的意思解释、兵马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开始,兵马司和衙门的皂隶不愿意方这些难民入城,理由是,刚刚便是他们被乱匪裹挟,差点酿成大祸,而且保不齐他们中还有乱匪的奸细。
2、不过有一桩,在整个东城兵马司里,若说目光如炬,思维缜密,就连那些书办都不如这个粗汉。
3、首张专辑计划今年九月份在兵马司唱片发行。
4、陆文孚那我也下了帖子,你晚上饮酒时与他多聊聊,你这件事要想报仇,刑部和五城兵马司那帮饭桶是指望不上,还是要着落在锦衣卫身上。
5、可是到了近前,却看到东城门早已关闭,那里已经增防了数百名皇城兵马司的步军与马军。
6、田存善,为抗鼠疫事,征辟五城兵马司书吏宋弘业。
7、劝降不成,元朝统治者把文天祥从馆驿移至兵马司,枷颈缚手,恶衣菲食,想以此消磨他的斗志,逼他改弦更张。
8、一来属下在兵马司里本就没有什么资历,人微言轻,留着也是吃白饭。
9、城门处熙熙攘攘,兵马司的兵卒和十余个皂隶挥舞着短棍和皮鞭,催促着难民尽快进城,婴孩和女子的啼哭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10、兵马司是由一些在D - 22找到栖息地的艺术家们创建的。
11、王队正,咱们兵马司不是负有整饬街道之责吗?这地方这么乱,难道就从来不管一管吗?
12、站在五城兵马司衙门的台阶上,魏廷瑜担心道:“这样好吗?若是你岳父回了衙怎么办?按道理,我应该一早就到衙门来报到的……”。
13、每日闲来无事,到兵马司点点卯,就回家斗鸡走狗玩蛐蛐养鸽子,过得极是安逸。
14、京师的治安整治由五城兵马司、锦衣卫、巡城御史负责。
相关词语
- pì bīng辟兵
- qǐ bīng起兵
- bīng tǐ兵体
- bīng shuài兵帅
- bīng xiǎng兵饷
- bù bīng布兵
- bīng sǐ兵死
- nǔ bīng弩兵
- bīng lún兵轮
- dà bīng大兵
- bīng shǒu兵首
- bīng shāo兵梢
- bīng xiàng兵象
- bīng wǔ兵舞
- gōng bīng工兵
- bīng shī兵师
- rǒng bīng宂兵
- bīng shǒu兵守
- chū bīng出兵
- bīng sī兵厮
- mǎ sài马赛
- mǎ shén mǎ bù马神马步
- é mǎ额马
- mǎ péng马棚
- mǔ mǎ母马
- mǎ hā马哈
- mǎ qián马乾
- mǎ zǔ马祖
- mǎ hòu马后
- dé mǎ shī mǎ得马失马
- mǎ liǎn马脸
- mǎ lán马兰
- ér mǎ儿马
- mǎ dāo马刀
- zì mǎ字马
- luó mǎ罗马
- mǎ shù马术
- mǎ chāo马超
- mǎ kě马可
- mǎ yǐ马尾
- jú sī局司
- jǐng sī警司
- sì sī四司
- jūn sī军司
- sī shāng司商
- jiā sī家司
- fǔ sī府司
- fēn sī分司
- àng sī盎司
- sī wén司文
- luó sī逻司
- máo sī毛司
- sī fǎ司法
- mén sī门司
- sī nán司南
- sī shì司市
- sī shèn司慎
- sī tián司田
- jiàn sī贱司
- chú sī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