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饷

词语解释
兵饷[ bīng xiǎng ]
⒈ 军人的薪俸。也泛指军队的给养和费用。
引证解释
⒈ 军人的薪俸。也泛指军队的给养和费用。
引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乃命 昭才 入水师营,食兵餉,擢为武弁。”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在京每岁需用兵餉列后:盛京 俸餉银八十五万二千六百四十八两八钱……八旂前锋护军披甲喂马银一十八万五千六百二十二两。”
国语辞典
兵饷[ bīng xiǎng ]
⒈ 兵士的粮饷。泛指军队中一切费用。
分字解释
※ "兵饷"的意思解释、兵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扬州路给四百兵饷,但那是给你军队的吗?那是孝敬各位大人的。
2、问题是,富商贿赂的这位兵部官员被发现私吞兵饷不说,还暗中向北方的草原蛮族贩卖兵器。
3、同样是为了解决进入越南的军队兵饷,国民政府在当地发行了中央银行越南流通券。
4、不过两位老人却要死要活的,经过交谈朱然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怕朱然不要他们了,那么他们就没有兵饷了,那如何过日子啊?朱然不由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奈。
5、同年度新旧兵饷支出总数达八百七十余万,收入则仅七百十余万,不敷至百六十万(《石隐园藏稿七?兵饷。
6、辽东乃蛮荒之地,取之徒费兵饷,不若修德政以使之归心。
7、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份转输协济之劳。
8、吏治腐败,文官弄权,武官畏死,上至朝廷下至小吏皆以私贪国帑为常,随兵饷亦不能免。
9、然各省兵饷,主于各省督抚,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顾不暇,征饷调兵,无力承应,虽诏书切责,无济缓急。
10、铁匠怎么了?将来咱们清风寨的铁匠是清风寨最骄傲的,你告诉他们,铁匠铺的饷银是兵饷的两倍,技艺高超的铁匠工钱比将军的还要高。
11、然而,正当熊廷弼与所司筹议兵饷之际,毛文龙却在“朝鲜联络未成,江淮召募未旋,水兵望洋未渡,千里孤悬,鞭难及腹”。
12、那伍长将金子在手中掂了掂,绷着的脸也露也一点奸笑,东汉时当兵的一个月也就二三百钱的兵饷,这五六千钱相当于两年的兵饷。
相关词语
- zhǔ bīng主兵
- liè bīng列兵
- yōng bīng佣兵
- guān bīng官兵
- dà bīng大兵
- zhěng bīng整兵
- bīng shǒu兵首
- zhì bīng治兵
- bīng suì兵燧
- bīng shū兵书
- bīng wù兵务
- zhàng bīng帐兵
- ruì bīng鋭兵
- bīng shāo兵梢
- àn bīng案兵
- dāng bīng当兵
- bīng qì兵器
- bīng sī兵厮
- bīng xiǎn兵燹
- bīng lǜ兵律
- bǔ xiǎng哺饷
- jiù xiǎng救饷
- shuì xiǎng税饷
- xiǎng rén饷人
- xiǎng kē饷榼
- chóu xiǎng筹饷
- xiǎng láo饷劳
- xiǎng kè饷客
- xiǎng kuì饷馈
- liàn xiǎng练饷
- yuè xiǎng月饷
- piàn xiǎng片饷
- lù xiǎng禄饷
- kuì xiǎng馈饷
- zhèn xiǎng赈饷
- cháo xiǎng朝饷
- shuāng xiǎng双饷
- xiǎng sī饷司
- yí xiǎng贻饷
- xiǎng liáng饷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