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xiǎng

兵饷


拼音bīng xiǎng
注音ㄅ一ㄥ ㄒ一ㄤˇ

繁体兵餉

兵饷

词语解释

兵饷[ bīng xiǎng ]

⒈  军人的薪俸。也泛指军队的给养和费用。

引证解释

⒈  军人的薪俸。也泛指军队的给养和费用。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乃命 昭才 入水师营,食兵餉,擢为武弁。”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在京每岁需用兵餉列后:盛京 俸餉银八十五万二千六百四十八两八钱……八旂前锋护军披甲喂马银一十八万五千六百二十二两。”

国语辞典

兵饷[ bīng xiǎng ]

⒈  兵士的粮饷。泛指军队中一切费用。

分字解释


※ "兵饷"的意思解释、兵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扬州路给四百兵饷,但那是给你军队的吗?那是孝敬各位大人的。

2、问题是,富商贿赂的这位兵部官员被发现私吞兵饷不说,还暗中向北方的草原蛮族贩卖兵器。

3、同样是为了解决进入越南的军队兵饷,国民政府在当地发行了中央银行越南流通券。

4、不过两位老人却要死要活的,经过交谈朱然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怕朱然不要他们了,那么他们就没有兵饷了,那如何过日子啊?朱然不由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奈。

5、同年度新旧兵饷支出总数达八百七十余万,收入则仅七百十余万,不敷至百六十万(《石隐园藏稿七?兵饷

6、辽东乃蛮荒之地,取之徒费兵饷,不若修德政以使之归心。

7、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份转输协济之劳。

8、吏治腐败,文官弄权,武官畏死,上至朝廷下至小吏皆以私贪国帑为常,随兵饷亦不能免。

9、然各省兵饷,主于各省督抚,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顾不暇,征饷调兵,无力承应,虽诏书切责,无济缓急。

10、铁匠怎么了?将来咱们清风寨的铁匠是清风寨最骄傲的,你告诉他们,铁匠铺的饷银是兵饷的两倍,技艺高超的铁匠工钱比将军的还要高。

11、然而,正当熊廷弼与所司筹议兵饷之际,毛文龙却在“朝鲜联络未成,江淮召募未旋,水兵望洋未渡,千里孤悬,鞭难及腹”。

12、那伍长将金子在手中掂了掂,绷着的脸也露也一点奸笑,东汉时当兵的一个月也就二三百钱的兵饷,这五六千钱相当于两年的兵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