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居


拼音bì jū
注音ㄅ一ˋ ㄐㄨ


避居

词语解释

避居[ bì jū ]

⒈  谓移居以避祸害。

⒉  避开不居。

引证解释

⒈  谓移居以避祸害。

宋 陈绎 《邵古墓铭》:“戎难,避居 上谷,又徙 中山。”
《明史·奸臣传·阮大鋮》:“流寇偪 皖,大鋮 避居 南京。”
丰子恺 《告缘缘堂在天之灵》:“我在 南沉浜 乡间已经避居九天了。九天之中,敌机常常来袭。”

⒉  避开不居。参见“避正殿”。

《魏书·肃宗纪》:“朕威德不能遐被,经略无以及远,俾令苍生罹此涂炭,何以苟安黄屋,无愧黔黎。今便避居正殿,蔬餐素服。”

分字解释


※ "避居"的意思解释、避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十三岁手刃仇人,避居嘉木瑚,依姑母而居。

2、若能有一日,避居世外,闲云野鹤,朝莳花草暮莳树。一间茅屋,一口井,一只猫,一生一世。也是美妙。是以,我说:孤独,要趁好时光。王臣

3、曾任蒋介石行辕主任的李济深将军,避居香港,在那里搞起了一个国民党反对派组织,号召全国起来造蒋的反。

4、让我们再用一点时间回顾一下一九四五年,当时蒋介右避居在山城重庆。

5、因为不堪盛名之累,他不得不隐姓埋名,暂时避居山林,图个耳根清净。

6、1911年10月22日长沙光复后,避居宁乡的周震鳞扶病至长沙,与焦达峰、陈作新两都督商讨出兵援鄂之事。

7、家谱中记载,义乌骆氏始祖是东汉永元年间的尚书郎雍临公,因为官场角逐不顺,从山西骆谷迁徙到义乌十五都、分水塘避居,从此,骆氏在义乌繁衍生息。

8、后来,王子乔的儿子宗敬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于是避居太原。

9、近阅报载康、梁等自逃显僇后,避居扶桑,日以革命邪说瞽惑人心,年少子弟喜新厌故,多盲从之。

10、抗战爆发,国民党军上海保卫战失利以后,祖父避居香港,我们一家人也追随祖父避秦于香江。

11、夏启胸有成算,毫无惊慌,将檄文传示诸侯,道:吾本德薄,是为寡人也,本避居先王上邑,不敢承此大宝,承众诸侯暨百姓殷殷推戴,迫不得已,方忝颜承绍大统。

12、这也是冷梦欣为何避居海外,而默默发展了数十年才敢回过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