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

避寒


拼音bì hán
注音ㄅ一ˋ ㄏㄢˊ

避寒

词语解释

避寒[ bì hán ]

⒈  御寒;免受寒冷。

⒉  天气寒冷时移居温暖之地。

引证解释

⒈  御寒;免受寒冷。

《素问·移精变气论》:“往古人居禽兽之閒,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汉 陆贾 《新语·本行》:“豆饭菜羹,不足以接馁;二三子布弊褞袍,不足以避寒。”
唐 韦应物 《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诗:“立马频惊曙,垂帘却避寒。”

⒉  天气寒冷时移居温暖之地。

《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 蜀 为佣。”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故夷人冬则避寒入 蜀,庸赁自食。”

国语辞典

避寒[ bì hán ]

⒈  离开寒地,移居暖处。

《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西南夷传》:「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

避暑

英语to escape the cold by going on a winter holiday

分字解释


※ "避寒"的意思解释、避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英国和中国的鸟类团体决定研究在北京附近发现的两个杜鹃鸟亚种,因为它们在冬天的避寒之地一直是个谜。

2、另一个在此避寒的人是个上了纪的高个子男人,看来这儿的环境让他感觉舒适。

3、在中世纪,房屋里一般不具备取暖设备,长袍成为了学子们避寒的必需品。

4、冬季养生须知:1早睡晚起,避寒就温。2饮食宜温,减咸增苦。3冬练“三九”,预防疾病。4食药调理,辨证进补。

5、白露季节天变凉,草叶挂珠水叮当。候鸟南飞避寒晨,动物储藏寻食忙。日头不比严冬暖,赤膊感冒应着装。鱼虾生冷少进补,加强锻炼是良方!

6、在冬天,很多城市里的收容所挤满了想避寒的穷人。

7、在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一对住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夫妇决定去弗罗里达避寒

8、学会养生之道,保健一生,每天早睡早起,避寒就温,饮食合理,预防疾病,心态平和,长寿属于你,健康属于你。愿一生平安幸福!

9、有时,如果他幸运的话,学校保安会让他溜进空走廊里避寒

10、年轻人好吃懒动,春困秋乏夏天享乐,平时没炼出来,跑个一两百米就喘气,走上几公里就头晕,现在也晚出早归,躲风避寒,以静制动,是为愚蠢之举。

11、乞丐请求王子给予一个避寒的住所。

12、像在雪山地区为滑冰爱好者和越野滑雪者建造的用于避寒取暖的场所一样,这一庇护所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的设施。

13、大,舒适主持会议,以土地,在一天结束的是最终的避寒世界。

14、雪花纯净了你的心灵,寒风吹走了你的苦烦,冰霜凝结了你的斗志;而我的祝福,则化成了一盆熊熊的火焰,送给冬天里的你,为你增温保暖,卸冷避寒;祝你工作顺利,美事常伴,快乐天天。

15、在我家旁边的南山公园里,有许许多多的花,但是我最喜欢的是迎春花。迎春花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是因为迎春花是在春天刚刚来到时开放的,这时候天气还很寒冷,其他的花都在土壤里“避寒”,只有迎春花向人们报告春天的信息。

16、可是现在,尽管有可能会碰到某个熟人,他还是来到这里,待在这家旅馆的门厅里,一来避避寒,二来可免受街头奔波之苦。

17、当代人衣柜里一大堆衣服,有些几年也难得穿上一回,衣服的意义老早已超出跨越遮体避寒的功能。

18、“华清宫”是唐玄宗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都要到这里来避寒,原来修建在陕西临潼骊山上。

19、它舒展双臂将爨底下抱之怀中,令村庄西避寒气,负阴抱阳。

20、重阳时节日照少,情绪不畅易衰老,沟通交流解心结,平静心态保健康,避寒而卧睡无恙,饮食平衡养胃肠,无事之秋开心过,愿你顺意心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