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氏

词语解释
大月氏[ dà yuè zhī ]
⒈ 古族名。月氏的一支。汉文帝初年,在匈奴压迫下,原游牧于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一部分迁至今伊犁河上游流域,称大月氏。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左右,遭乌孙攻击,又西迁大夏(今阿姆河上游)。约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使张骞至其国。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五部翕侯。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翕侯兼并其他四部,建立贵霜王国。
引证解释
⒈ 古族名。 月氏 的一支。 汉文帝 初年,在 匈奴 压迫下,原游牧于 敦煌、祁连 间的 月氏 人,一部分迁至今 伊犁河 上游流域,称 大月氏。文帝 后元 三年(公元前161年)左右,遭 乌孙 攻击,又西迁 大夏 (今 阿姆河 上游)。约在 武帝 元朔 元年(公元前128年) 汉 使 张骞 至其国。分为 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 五部翕侯。公元一世纪中叶, 贵霜 翕侯兼并其他四部,建立 贵霜王国。
国语辞典
大月氏[ dà yuè zhī ]
⒈ 国名。为西域古国。参见「月氏」条。
英语Tokhara, Tokharians (historic people of central Asia)
分字解释
※ "大月氏"的意思解释、大月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匈奴十余年,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辗转经乌孙(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苏联锡尔河是游地带),终於抵达大月氏。
2、匈奴向东打败东胡,向西消灭乌孙和大月氏,逼迫西域36国向他称臣,向大宛索贡,无不是奴役异族的表现。
3、哨骑报告大月氏部落扣押了甘怀将军和他手下士兵,并联系乌孙、楼兰等国,想要趁汉军疲惫的时候消灭汉朝军队。
4、此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宾、乌弋山离等十几个小国为西域国家,现在中亚及阿富汗、印度等国境内。
5、当张骞最后到达北印度的大月氏部落时,他失望地发现他们不想与匈奴人作战。
6、西汉末年,信奉佛教的大月氏使臣来到长安,一个叫景庐的读书人接受了他的口传佛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7、可能是由于这些大月氏人一直生活于此,从来没见过外人,看见珍珍、紫苑走向城门口,便发出警讯。
8、在大月氏中便具有有去无回,死亡之地,鬼域等令人咋听之下就不寒而栗的意义。
9、从玉门关西出,经若羌转西,越葱岭,经悬度,入大月氏,这是古南道。
10、贵霜帝国是由大月氏西迁中亚以后建立的,与两汉时代的中国关系密切。
11、三叔公,我还以为是跟汉朝时候的大月氏有关系。
12、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月氏部落,请求他们帮助对抗经常来犯的匈奴。
13、中亚遗址要和国内遗址印证事实上,如果加上国内的考古挖掘,王建新寻找大月氏已经历时整整15年,这也是中国首次系统进行丝路考古行动。
14、一个大月氏遗族青年,上有千年传承下有同伴相助。
15、谁说刘璋暗弱,若是暗弱怎么能用铁血手段稳蜀中;若是暗弱又怎么能诛曹操杀刘备灭孙权统一华夏;若是暗弱又怎么能让大月氏,波斯,大食,大秦臣服于汉帝国。
16、今天六子请到老鬼前来,虽然没有弄明白那阴贼是何物,不过,大月氏的故事却是给我打开一扇窗户。
17、大月氏是正儿八经的白种人,这巴布亚新几内亚鬼洞之中也是来过白种人,两者之间都有阴贼,这阴贼,总归是跟白种人的发展进程脱离不了关系。
相关词语
- bù dà不大
- dà qián dà wù大钱大物
- bó dà博大
- dà běn dà zōng大本大宗
- dà máng大忙
- dà jià大驾
- dà má大麻
- dà hōng dà wēng大哄大嗡
- dà luó dà gǔ大锣大鼓
- dà fēng dà làng大风大浪
- wú dà bù dà无大不大
- dà xiǎo dà大小大
- dà xíng shòu dà míng大行受大名
- dà yú dà ròu大鱼大肉
- dà bāo dà lǎn大包大揽
- dà xiān大仙
- dà chī dà hē大吃大喝
- dà shǒu dà jiǎo大手大脚
- dà tí大题
- dà guò大过
- ěr yuè迩月
- yuè yuè hóng月月红
- wàng yuè望月
- yuè lì月历
- diào yuè钓月
- yuè wén月文
- chú yuè除月
- yuè xià月下
- sān yuè三月
- shàng yuè上月
- shí yuè十月
- yuè qiú月球
- zhàn yuè占月
- zhāng yuè章月
- liù yuè六月
- bēn yuè奔月
- yuè guāng月光
- jīn yuè gǔ yuè今月古月
- lěng yuè冷月
- yuè yuè月月
- xìng shì姓氏
- wèi shì魏氏
- cí shì慈氏
- wěi shì磈氏
- fó shì佛氏
- qín shì秦氏
- yíng shì嬴氏
- míng shì冥氏
- yú shì禺氏
- lín shì林氏
- méi shì媒氏
- píng shì萍氏
- gé shì鬲氏
- mìng shì命氏
- fú shì凫氏
- yì shì逸氏
- fù shì妇氏
- fàn shì梵氏
- qín shì琴氏
- jiè shì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