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òuzhī

月氏


拼音ròu zhī
注音ㄖㄡˋ ㄓ

月氏

词语解释

月氏[ yuè zhī ]

⒈  亦作“月支”。

⒉  古族名,曾于西域建月氏国。其族先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前元三至四年时,遭匈奴攻击,西迁塞种故地(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月氏人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人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

⒊  近代亦借指西方侵略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月支”。

⒉  古族名,曾于西域建 月氏国。其族先游牧于 敦煌、祁连 间。 汉文帝 前元 三至四年时,遭 匈奴 攻击,西迁 塞种 故地(今 新疆 西部 伊犁河 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 月氏 人称 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人入 南山 (今 祁连山 ),与 羌 人杂居,称 小月氏。

唐 李白 《寄远》诗之十:“鲁 縞如玉霜,笔题 月支 书。”
支,一本作“氏”。 元 戴天锡 《天马图歌》:“月支 天马难再得,谁向君家貌真蹟。”

⒊  近代亦借指西方侵略者。参阅《汉书·西域传上·大月氏国》。

清 谭宗浚 《览海赋》:“誓斩 月氏,几擒 车鼻。”

国语辞典

月氏[ yuè zhī ]

⒈  国名。为西域古国。本居敦煌、祁连间,在今甘肃省中部西境及青海东境地,汉时为匈奴所破,西走,建都薄罗城,号「大月氏」。后渐强盛,在今印度河流域克什米尔、阿富汗及葱岭东西之地,其东留未去的,号「小月氏」,在今甘肃张掖及青海西宁等县地。也称为「大月氏」、「月支」。或读为ㄖㄡˋ ㄓ ròu zhī,ㄖㄨˋ ㄓ rù zhī。

英语Tokhara, Tokharians, historic Indo-European people of central Asia, same as 吐火羅人|吐火罗人

德语Yueshi (Gesch)​, Yuezhi (Gesch)​

法语Yuezhi (ancien peuple d'Asie centrale)​

分字解释


※ "月氏"的意思解释、月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而此时龙朝北面的恶鱼人和弃月氏亦虎视眈眈,不停骚扰边关,大帝趁机揭竿而起,历经二十三年苦战,终于功成业就,成为天下至尊。

2、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李白

3、根据《隋书》记载,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

4、二十三岁时,巫舛到了月氏部落,他发现这里的人身体轻盈,嗓音优美,且能歌善舞。

5、今天六子请到老鬼前来,虽然没有弄明白那阴贼是何物,不过,大月氏的故事却是给我打开一扇窗户。

6、其中有一部分遗留月氏人留居祁连山一带,与羌人杂居,始称小月氏

7、月氏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强大的国家.

8、大月氏是正儿八经的白种人,这巴布亚新几内亚鬼洞之中也是来过白种人,两者之间都有阴贼,这阴贼,总归是跟白种人的发展进程脱离不了关系。

9、当张骞最后到达北印度的大月氏部落时,他失望地发现他们不想与匈奴人作战。

10、韩何生斥退了围聚帮众,大多帮众眼里还是冒着怒火,小道士开口解释:是这人羞辱我,还想轻薄这月氏少女。

11、剩下的月氏等国,也不敢轻举忘动。

12、中亚遗址要和国内遗址印证事实上,如果加上国内的考古挖掘,王建新寻找大月氏已经历时整整15年,这也是中国首次系统进行丝路考古行动。

13、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月氏部落,请求他们帮助对抗经常来犯的匈奴。

14、月氏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重要的游牧民族之一。

15、匈奴向东打败东胡,向西消灭乌孙和大月氏,逼迫西域36国向他称臣,向大宛索贡,无不是奴役异族的表现。

16、谁说刘璋暗弱,若是暗弱怎么能用铁血手段稳蜀中;若是暗弱又怎么能诛曹操杀刘备灭孙权统一华夏;若是暗弱又怎么能让大月氏,波斯,大食,大秦臣服于汉帝国。

17、此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宾、乌弋山离等十几个小国为西域国家,现在中亚及阿富汗、印度等国境内。

18、在匈奴十余年,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辗转经乌孙(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苏联锡尔河是游地带),终於抵达大月氏

19、实际上,月氏西迁既由游牧民族本身的性格特点决定,又受民族矛盾激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0、在董卓从西凉带去的部队中,除羌胡外,也有不少支胡,即月氏胡,这些月氏人可能是小月氏或卢水胡部落,也可能与贵霜移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