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ùn cáo
注音ㄩㄣˋ ㄘㄠˊ
繁体運漕
⒈ 谓由水路运粮。
⒉ 运漕官员的省称。
⒈ 谓由水路运粮。
引《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 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灌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六部》:“工部谓之冬官,掌工役程式,及天下屯田、文武官职田、京都衢关苑囿、山泽草木、畋猎渔捕、运漕碾磑之事。”
清 魏源 《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行状》:“海商运漕而北,载豆而南,两次得价,且由部发帑收买。”
⒉ 运漕官员的省称。
引《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我先前有一个小女,嫁在运漕 贾 家。”
⒈ 由水道运粮。
引《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1、至10月武汉失守时,高敬亭率领第四支队以伏击、奇袭战术,在大关、小关、范家岗、棋盘岭、铁铺岭、三十里岗、运漕等地,与日军连续作战数十次。
2、“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
3、运漕之利,今古攸同,舟车息耗,实相殊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