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jiāo

三焦


拼音sān jiāo
注音ㄙㄢ ㄐ一ㄠ

三焦

词语解释

三焦[ sān jiāo ]

⒈  中医学名词。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学名词。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别下於三焦、膀胱。”
张守节 正义引《八十一难》:“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也;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也。下焦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也。”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烘烘的烧五臟,火火的燎三焦。”

国语辞典

三焦[ sān jiāo ]

⒈  中医上指食道、胃、肠等部分。分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

英语(TCM)​ the three truncal cavities (thoracic, abdominal and pelvic)​, known as the /triple heater/ or /San Jiao

分字解释


※ "三焦"的意思解释、三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三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后世针对三焦的理论起源、结构部位、生理功能等诸多方面一直争议不断。

2、然后按揉脾俞、胃、三焦俞穴各1分钟,最后让患儿取平躺位,用大拇指掐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20次,掐血海穴50次。

3、中医认为,刺激阳池穴可调节三焦经功能,畅通血脉,有利于气血传导,可改善手脚发凉的症状。

4、饥点、胃俞、肺俞等穴及阳池、三焦俞等穴。

5、上海按摩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

6、三焦是六腑之一,在所有的脏腑器官中,它是人体中最大的腑。

7、头部的率谷穴、风池穴、丝竹空穴,手少阳三焦经的中渚穴、外关穴,足少阳胆经的丘墟穴、足临泣穴。

8、取阳池、三焦、胃俞等穴是从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上述要穴特别是对于减肥出现的饥饿感等反应有调和作用。

9、第14个动作刺激我们后腰的肾俞、三焦俞等膀胱经穴位,这些穴位适合泌尿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能强肾固本。

10、足少阳胆经起于由外眼角起,上行至额角,下耳后、沿颈旁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后入缺盆。

11、打开穴位图,我们可以发现,在头部发际附近,循行有督脉和膀胱经、胆经、胃经、三焦经,如百会、四神聪、头维、上星、风地、翳风、哑门等穴位。

12、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主司功能的人体气化巨系统,决定了系统膜原论的功能层次。

13、耳穴内分泌、肾上腺,体穴三焦俞、脾俞等。

14、本文提出三焦气机阻滞是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机之一。

15、王婷婷说,打开穴位图,我们可以发现,在头部发际附近,有督脉和膀胱经、胆经、胃经、三焦经,如百会、四神聪、头维、上星、风地、翳风、哑门等穴位。

16、三焦和脏之间没有表里关系,因此也称为“孤腑”。

17、配三焦俞穴、肾俞穴、治小便不利。

18、结论:三焦辨证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

19、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经和小肠经等6条经络起止于手。

20、目的:探讨耳鸣与三焦各脏腑的辨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