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


拼音wù wǒ
注音ㄨˋ ㄨㄛˇ

物我

词语解释

物我[ wù wǒ ]

⒈  彼此,外物与己身。

引证解释

⒈  彼此,外物与己身。

《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孔 门之乐,不拘物我,相与少叙,料无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国族的界别。”

分字解释


※ "物我"的意思解释、物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胸中垒块、喜怒哀乐,遐思迩想之后,往往与眼前景物合而为一,物我两忘,从而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

2、“我搞艺术史的时候体会不到物我两忘,”伊尔·库斯说。“我讨厌写作。”其他人耐心地听着。“我搞数学的时候才会进入那种状态”她说。

3、在碧波荡漾的牯牛湖畔,歌舞升平,游人如织,优美迷人的佤族舞蹈让游人如痴如醉,大家或坐或立,或唱或跳,与佤族姑娘、小伙儿真情互动,物我两忘。

4、星无极眼睛微闭,他陷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而此时整个东洲的天空却悄悄发生着一场天翻地覆一般的变化。

5、柳川回到院子,在确认四周夜深人静后,便悄悄静坐在聚灵古树下,很快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沉侵在一片茫茫灵识中。

6、早年在故宫研习古画时,徐冬冬便从古人笔墨中参悟到了做人之道,追求人心与宇宙之心共融的境界,所以他的画作具有平淡、天真而达物我两忘的文人情怀。

7、徜徉在金沙滩,碧波涌涌人头涌涌,眼前的景色无疑会把你融化在海的怀中,让你陶醉在物我两忘的境界里。即使弄一身沙子,一个浪头卷过来,沙子瞬间就被冲洗地无影无踪,清清爽爽。

8、设计者拥有的这种心理能力来自心灵深处,禅宗里把这种心象称为“物我同化”,一如金圣叹所说:“人看花,花看人。”

9、西方的移情注重的是自我,所体现出的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而中国古代的移情注重的是物我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10、在本作中暖色调的天空使得古木寒鸦通常所代表的枯寂萧索景色变得悠闲温暖起来,这跟齐白石在衰年变法物我两忘悠闲自得的心境是分不开的。

11、同时,其词兼具清婉沉郁的风格,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写得物我相比,情景兼融。

12、张海先生理性地把握人生、对待工作、从事艺术,但当他一但秉笔濡墨,面对一张宣纸的时候,他会物我皆忘,返虚入浑。

1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物我两忘,物我相融。

14、这说的就是一种忘我之境,物我两忘、宠辱皆忘,有一种乐在其中、心无旁骛的专注,有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在的胸襟。

15、中国艺术的传统是心物感应说,在心物关系上强调的是心物感应、相互融合、物我合一,提倡天地人三个纬度的和谐对应。

1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念我所念,在水一方;秋风乍起,乱了薄裳;早晚防寒,别来无恙;莫学候鸟,迁徙奔忙;悲秋不值,物我两忘;问候祝你,幸福满仓!

17、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高山无语。深潭无波。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非淡而无味之淡,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深邃的执着,是内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李国文

18、于禅者,每一心念,都可在禅意之光下检视。禅的生活,不是依靠想象力掩盖不如意,而是用禅意智慧明朗地照亮心念,自我心净,通达物我两忘、冷暖皆知的至高境界。方云

19、在宝顶大佛湾牧牛图前,十组牧牛图,人、牛悠然自得,暗示修心已达到物我两相忘的境界,这种以“牧牛比喻由浅入深的修心修禅过程”可谓生动而平易。

20、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党朝阳称此次作品展的独到之处,是“从象由心生到情景交融,再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化蝶成一片内心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