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散骑常侍散骑常侍的意思
sǎnchángshì

散骑常侍


拼音sǎn jì cháng shì
注音ㄙㄢˇ ㄐ一ˋ ㄔㄤˊ ㄕˋ

成语解释 散骑常侍

繁体散騎常侍

散骑常侍

词语解释

散骑常侍[ sàn qí cháng shì ]

⒈  官名。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秦 汉 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 三国 魏 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晋 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 南北朝 时属集书省, 隋 代属门下省, 唐 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 宋 代不常置, 金 元 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国语辞典

散骑常侍[ sǎn jì cháng shì ]

⒈  职官名。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至三国魏时,二者合而为一,称为「散骑常侍」。侍从皇帝左右,规谏过失。金元以后废置。

分字解释


※ "散骑常侍"的意思解释、散骑常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进,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2、明日,有诏就馆,拜通直散骑常侍,赐衣一袭。

3、时国子祭酒叶静能善符禁小术,散骑常侍马秦客颇闲医药,光禄少卿杨均以调膳侍奉,皆出入宫掖。

4、时赵修延起逆荆州,萧衍遣兵接援,世隆欲令智以功自效,遣智讨之,除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假骠骑大将军、荆州大都督,进爵为公。

5、皇宫的散骑常侍闻讯纷纷出城抓敌人,埋伏在一旁的劲弩手射死一大片,其余的怕死鬼被打得丢盔卸甲。

6、刘琨的祖父刘迈,有经国之才,曾为相国参军、散骑常侍

7、荀甝,荀恽长子,本为散骑常侍,后进爵广阳乡侯,死时三十岁。

8、同贾充几人猜测的一样,第二日散骑常侍傅玄便上书,指责太子司马衷无礼君父,皆是臣下少于劝谏,疏于教导,要治罪东宫属臣,奏书呈给司马炎,他压根不予理睬。

9、后魏光禄大夫,是晋代散骑常侍羊琇的第六代孙,羊琇以后,世代为卿相。

10、贞元二年,迁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相位无所启奏,但多谦退,廉谨畏慎而已。

11、魏徵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加通直散骑常侍

12、萧嵩和右散骑常侍王丘善的关系密切,就想推荐他做宰相。

13、以吏部尚书刘幽求为侍中,右散骑常侍魏知古为左散骑常侍,太子詹事崔湜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书中侍郎陆象先同平章事。

14、以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以不称免官。

15、顷之,为吏部尚书,衣冠属望,未及选举,仍疾,改除散骑常侍、左骁骑将军,未拜,卒,时年四十五。

16、因为这韦皇后最近极宠那光禄少卿杨均、散骑常侍马秦客这两个青年侍从官员,但凡有什么活动这两人总是伴驾左右。

17、《春秋公羊经传》十三卷晋散骑常侍王愆期注。

18、又追赠兴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孝侯;道庆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敬侯。

19、不是坏事,是闽王想升任老爷为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之事。

20、以前大同军及云朔都防御营田供军等使李珰检校左散骑常侍、丰州刺史,充天德军丰州西城中城都防御使、本管押蕃落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