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骑常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官名。
详细解释
官名。
秦汉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三国魏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晋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南北朝时属集书省,隋代属门下省,唐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宋代不常置,金元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职官名。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至三国魏时,二者合而为一,称为「散骑常侍」。侍从皇帝左右,规谏过失。金元以后废置。简称为「常侍」。
基础信息
拼音sàn qí cháng shì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无可奈何花落去(意思解释)
- 并行不悖(意思解释)
- 日异月更(意思解释)
- 视死若生(意思解释)
- 效犬马力(意思解释)
- 纷纷籍籍(意思解释)
- 奉道斋僧(意思解释)
- 天行时气(意思解释)
- 不揪不睬(意思解释)
- 倒四颠三(意思解释)
- 顾盼自雄(意思解释)
- 忧公无私(意思解释)
- 一成一旅(意思解释)
- 绮罗粉黛(意思解释)
- 九折臂(意思解释)
- 营私作弊(意思解释)
- 秦皇汉武(意思解释)
- 人心不古(意思解释)
- 自我表现(意思解释)
- 锦阵花营(意思解释)
- 愤世嫉恶(意思解释)
- 束帛加璧(意思解释)
- 三百五篇(意思解释)
- 二门婚媾(意思解释)
- 魏文手巾(意思解释)
- 埋羹太守(意思解释)
- 万物更新(意思解释)
※ 散骑常侍的意思解释、散骑常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同垂不朽 | 一同流传,永不磨灭。 |
爱礼存羊 |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
博览群书 |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
直言切谏 | 同“直言极谏”。 |
衣屩蓝缕 | 屩:用麻与草做的鞋;蓝缕:破烂。衣服鞋子破烂 |
裹尸马革 |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
指桑说槐 | 见“指桑骂槐”。 |
好景不长 | 景:景况;光景;长:长久。好的境遇不长。 |
鸟哭猿啼 | 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
刁滑奸诈 | 刁钻、油滑、奸邪、诡诈。极其阴险狡猾。 |
流光易逝 |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若涉渊水 | 比喻处境艰险。 |
绵言细语 | 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
朝观夕览 | 朝:早晨。早晨看晚上也看。形容对宝贵的东西爱不释手。 |
拿三撇四 | |
汗出浃背 | 同“汗流浃背”。 |
谊不容辞 | 犹言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遗孽馀烈 | 指遗留下来的残馀势力。 |
负老提幼 | 见“负老携幼”。 |
神怒天诛 | 诛:杀戮,惩罚。罪大恶极,神灵震怒,天意欲加诛杀 |
偃旗仆鼓 | 见“偃旗息鼓”。 |
移天徙日 | 比喻盗弄政权。同“移天易日”。 |
真才识学 | 亦作“[[真才实艺]]”。真实的才华和能力。 |
始料不及 | 及:到。指当初没有料想到。 |
天打雷轰 | 比喻不得好死。 |
蹑景追风 | 形容速度极快。也比喻进步极快。 |
留落不遇 | 意思是际遇不好,很久得不到提拔。遇:碰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