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骑常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官名。
详细解释
官名。
秦汉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三国魏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晋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南北朝时属集书省,隋代属门下省,唐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宋代不常置,金元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职官名。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至三国魏时,二者合而为一,称为「散骑常侍」。侍从皇帝左右,规谏过失。金元以后废置。简称为「常侍」。
基础信息
拼音sàn qí cháng shì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东扯西拽(意思解释)
- 耍嘴皮子(意思解释)
- 摇尾乞怜(意思解释)
- 错综复杂(意思解释)
- 夺人之爱(意思解释)
- 艰苦朴素(意思解释)
- 斑斑斓斓(意思解释)
- 彩衣娱亲(意思解释)
- 能争惯战(意思解释)
- 身败名隳(意思解释)
- 拄颊看山(意思解释)
- 一谦四益(意思解释)
- 改曲易调(意思解释)
- 死伤相枕(意思解释)
- 正冠李下(意思解释)
- 釜生鱼(意思解释)
- 琵琶别抱(意思解释)
- 顾而言他(意思解释)
- 十二万分(意思解释)
- 长娇美人(意思解释)
- 乌帽红裙(意思解释)
- 大有裨益(意思解释)
- 棠苎襕衫(意思解释)
- 用其所欲,行其所能(意思解释)
- 桑榆之年(意思解释)
- 不徇颜面(意思解释)
- 百不得一(意思解释)
※ 散骑常侍的意思解释、散骑常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木讷寡言 | 讷:说话迟钝。形容人不爱说话。 |
青黄不接 | 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 |
用其所长 | 使用人的专长。 |
通计熟筹 | 全面考虑,仔细筹划。 |
荆榛满目 | 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 |
言笑不苟 |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
刑余之人 | 余:以后。①特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②也指受刑致残的人。 |
动荡不安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炒冷饭 | 比喻说话、做事全是重复过去的,没有新的内容。 |
一鼻孔出气 | 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
一棍打一船 | 指不分好坏,全盘否定。 |
归正邱首 | 见“归正首丘”。 |
一朝之患 | 突然发生的祸患。 |
尺水丈波 |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
如石投水 |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比喻互相合得来。 |
程门飞雪 | 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 |
细大无遗 | 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
罪己责躬 | 罪己:归罪于己;躬:自己。责备并归罪于自己。 |
身当其境 | 见“身临其境”。 |
霞蔚云蒸 | 喻景物绚烂缛丽。 |
全身而退 | 指为了保全自己,主动地退出曾经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并且在离开的时候能够毫无牵挂地抽身而去。全身:保全自身。退:退出事端。 |
深图远筭 | 见'深谋远虑'。 |
班駮陆离 | 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同“班师回朝”。 |
酾沈澹灾 | 疏导分散水流以缓和消除灾情。 |
脱声脱气 | 失声失气。形容因悲恐话音失常。 |
顿羹顿饭 | 烧菜煮饭。 |
一丝半缕 | 一根丝,半条线。借指极细微之物。亦形容极其微少。亦作:[[一丝半线]] |
怅怅不乐 | 谓心里郁闷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