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公法


拼音gōng fǎ
注音ㄍㄨㄥ ㄈㄚˇ
词性名词


公法

词语解释

公法[ gōng fǎ ]

⒈  国家的法令。

law of state;

⒉  资产阶级法学中指与国家利益有关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等。区别于“私法”

public law;

引证解释

⒈  犹国法。

《管子·任法》:“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
《韩非子·有度》:“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宋 王安石 《尚书度支员外郎郭公墓志铭》:“公至,即得其妄,穷而徙之,由此无敢犯公法。”

⒉  指国际法。调整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关系准则的总称。

清 薛福成 《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当今办文照会 英国 外交部,援照公法及各国常例。”
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法》:“公法者,万国之大和约也。”

⒊  资产阶级法学中指与国家利益有关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等。区别于“私法”。

国语辞典

公法[ gōng fǎ ]

⒈  国家或朝廷制订的法律。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登时翻过脸来,那个管你公法不 公法?」

国法

私法

⒉  直接关于国家的法律。如《宪法》、《国际公法》、《刑法》、《行政法》等。

英语public law

德语öffentliches Recht. öffentlich-rechtlich (S, Rechtsw)​

法语droit public

分字解释


※ "公法"的意思解释、公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陈绍宽请来了日本海军大佐寺冈谨平和海军法律顾问信服淳平来讲授军事和国际公法

2、办理中外交涉案件,悉照公法和约,准情度理,秉公判断,虽百般恫喝,不为所摇。

3、大陆法系有公法与私法之分。

4、你们将使用在法学院学到的法律分析和控辩技巧,寻找国际公法中基于既定规则的论点,以说服法官。

5、国家自然资源不仅需要公法保护,而且需要以私法形式进行规制.

6、例如,鉴于当时修订不平等条约及撤废领事裁判权的社会公意,国际公法学界对此类问题投注大量精力且成果颇丰。

7、在构建我国的会计监管框架时有必要融合公法和私法两种手段.

8、基于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现实的不平等性,劳动法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私法公法化”的趋势。

9、社会行政主体在西方虽然名称不一,但却由来已久,其行使权力的公法性也早已被公认。

10、本文试图从行政法史的角度挖掘清代盐政中的一些公法问题。

11、公法在中国是伴随着共同体的形成而生成的。

12、既背公法,复伤害吾人民,我政府责善之深心,至是实己绝望。

13、行政契约是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是游离于公法行为与民事契约之间的一种特殊形态。

14、征服者和被征服地区之关系并非依照万国公法执行,而是依照征服者的宪法及法律去实施。

15、《越来草堂笔记》,普宁梁丰撰,记海上异域庙堂故事,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太史公法,而以异述,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16、税法显属公法,在税法中引入债权制度,提出税收债权债务理论,打破了我国传统的“税收行政权力”学说理论,成为税法学界争论的重要课题。

17、国际公法一直被视为是调整主权国关系的一套原则和规则。

18、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19、航空法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部门,既包括公法又包括私法,既包括国际法又包括国内法。

20、然后集群策群力,兼延西国著名状师,遍考中、西律例及条约公法诸书,据理持平,定为《中西交涉则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