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

嗣位


拼音sì wèi
注音ㄙˋ ㄨㄟˋ

嗣位

词语解释

嗣位[ sì wèi ]

⒈  继承君位。

引证解释

⒈  继承君位。

《书·舜典序》:“虞舜 侧微, 尧 闻之聦明,将使嗣位。”
孔 传:“嗣,继也。”
《新唐书·李石传》:“陛下嗣位,惟贤是咨,士皆在朝廷。”

国语辞典

嗣位[ sì wèi ]

⒈  继承君位。

《书经·舜典序》:「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当嗣位之时,年逾弱冠,麾下诸将皆是白首行阵之人。」

英语to succeed to a title, to inherit

分字解释


※ "嗣位"的意思解释、嗣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

2、嗣位三十二年。

3、欢既嫡孙,次应嗣位,而迟疑未决。

4、拓跋诩冲龄嗣位而为孝明帝,尊高皇后为皇太后,胡承华为皇太妃,不久胡承华就逼皇太后到瑶光寺出家为尼,自己成为灵太后。

5、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6、至武宗嗣位,母后弘吉剌氏,建筑一座兴圣宫,规模宏敞得很,常延西僧入内,诵经建醮,祷佛祈福,不但日间在宫承值,连夜间也住宿宫中。

7、嗣位未几,即耽酒色,由是嬖幸臣,信淫僧,种种失政,杂沓而来。

8、炀帝嗣位,不得调者久之,肃亦杜门不出。

9、云南人这时候方才知道新主嗣位,但由于山遥路远,谁当皇帝都并不会改变这云南土皇帝当家的现状。

10、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11、子琮立,嗣位二年,隋文帝征琮入朝,废为莒国公,后梁亡,凡三主,共三十三年。

12、炀帝嗣位,不得调者久之,肃亦杜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