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

四卫


拼音sì wèi
注音ㄙˋ ㄨㄟˋ

繁体四衛

四卫

词语解释

四卫[ sì wèi ]

⒈  四方卫服之国。古代指王城以外四周拱卫的诸侯国。

⒉  四方之职。

⒊  四肢。

引证解释

⒈  四方卫服之国。古代指王城以外四周拱卫的诸侯国。

《周礼·春官·巾车》:“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
郑玄 注:“四卫,四方诸侯守卫者,蛮服以内。”
孙诒让 正义引 孔广森 云:“四卫者,言四方卫服之国也。”

⒉  四方之职。

《大戴礼记·少间》:“诸侯脩礼於封内,以事天子;大夫脩官守职,以事其君;士脩四卫,执技论力以听乎大夫。”
卢辩 注:“四卫,四方之职。”

⒊  四肢。

《吕氏春秋·审时》:“是故得时之稼,其臭香,其味甘,其气章,百日食之,耳目聪明,心意叡智,四卫变强。”
高诱 注:“四卫,四枝也。”

分字解释


※ "四卫"的意思解释、四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明朝的内廷之中,御马监是仅次于司礼监的实权部门,最初只是负责给天子养马,后来衍生出了军事权力,掌握腾骧四卫,担任宿卫宫廷的职责。

2、御马监不但是仅次于司礼监的第二大宦官衙门,手里更是掌握着腾骧四卫,是少有的拥有武力的宦官衙门。

3、此外,尚有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十二卫军,以及隶属宫内御马监的武骧、腾骧、左卫和右卫等四卫营。

4、所谓小东营,明代为四卫回兵行营之一,是当时为征讨两广的猺人作乱,从南京调来广州的回民部队的驻防地,曾建有清真寺。

5、据合同,这套房子包括了32楼、33楼、34楼的九室三厅四卫一共503平方米,“三宅一生”说的就是可以一家三代共同居住。

6、有掌印太监、监督太监、提督太监各一员,下有监官、掌司、典簿、写字等人员,掌腾骧四卫营马匹及象房等事。

7、好,好,本官奉经略大人之命,督察辽南四卫练兵,今见盖州卫军甚是雄壮,本官深感欣慰,望诸位多努力,不懈怠,早日成军,打败建奴,忠君报国。

8、一线江景,连挑三层,九室三厅四卫,附送约200平方米的私家花园和私人游泳池。

9、组成腾骧四卫、勇士营的军士大多是些孤儿,因此战斗力极其强大,就连京军也不敢与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