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取事


拼音qǔ shì
注音ㄑㄨˇ ㄕˋ

取事

词语解释

取事[ qǔ shì ]

⒈  取用事例,应用典故。

⒉  犹行事。

引证解释

⒈  取用事例,应用典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覈。”

⒉  犹行事。

唐 马总 《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匮》:“源泉滑滑,连旱则絶。取事有常,赋敛有节。”
《西游记》第十七回:“两粒仙丹,去与那妖上寿,把这丸大些的让与那妖。待那妖一口吞之, 老孙 便於中取事。”

分字解释


※ "取事"的意思解释、取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余在乌鲁木齐,偶与同人论是事,或然或否,印房官奴白六,故剧盗遣戍者也,卒然曰:是不诬也,曩遇一大家放焰口,欲伺其匆扰取事,乃无隙可乘,伏卧高楼檐角上,俯见摇铃诵咒时,有黑影无数,高可二三尺,或逾垣入,或由窦入,往来摇漾,凡无人处皆满。

2、公孙攻打冀州甚急,趁主公未和韩馥撕破脸,将军可诈称引兵救助,以便就中取事,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3、公孙攻打冀州甚急,趁主公未和韩馥撕破脸,将军可诈称引兵救助,以便就中取事,此乃‘ 假途灭虢 ’之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