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取


拼音bù qǔ
注音ㄅㄨˋ ㄑㄨˇ

不取

词语解释

不取[ bù qǔ ]

⒈  不赞成;不采取。

引证解释

⒈  不赞成;不采取。

《汉书·文帝纪》:“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於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
颜师古 注:“不取,犹言不用此为善也。”
明 何景明 《拟与藩司论救荒书》:“窃於执事有不取焉。”
茅盾 《子夜》五:“如果这大规模计划本身是建筑在空虚的又一大规模计划上,那也是他所不取的。”

国语辞典

不取[ bù qǔ ]

⒈  不拿。

如:「不是他应得的东西,他是一介不取的。」

⒉  不耻。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
《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今先生进无以辅治,退不扬主誉,窃为先生不取也。」

分字解释


※ "不取"的意思解释、不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

2、注意,控制器动作不取任何参数。

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4、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无所不为。

5、主持人的报酬十分微薄,表演者也拿不到几毛钱,颁奖嘉宾更是分文不取

6、正因为他清廉,坚持原则,分外之物一文不取,便闹得妻子儿女“菜羹麦饭常不饱”。

7、他是个一介不取纺清官,深受民众的爱戴。

8、所有这些“出诊”,从不分分内分外,从来是分文不取

9、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

10、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11、他是个一介不取的人,把钱交给他保管,绝无问题。

12、孔繁森同志是个一介不取的人。

13、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罗贯中

14、钢厂的炼钢废水、钢渣全部被综合利用,实现了“不取自然之水,无渣山堆积,增产不增污”的愿望。

15、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方孝孺

16、且举个例子来说明他的慷慨吧—他把他的旧汽车给了我,而且分文不取

17、一介不取:由于黄老师对银行的溢付款项一介不取,而赢得大家的赞誉。

18、不取那如山积的财帛和成群女子?

19、行,那么这些存款,如果我不取它的话,在开了存款证明之后,就会被冻结了吧?

20、问题现状:女性比男性要多做六成的家务活,还分文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