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注

词语解释
起居注[ qǐ jū zhù ]
⒈ 皇帝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唐宋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元明以后趋于简单。
⒉ 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魏晋及南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隋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元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明初曾专设起居注。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
引证解释
⒈ 皇帝的言行录。两 汉 时由宫内修撰, 魏 晋 以后设官专修。 唐 宋 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 元 明 以后趋于简单。
引《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太后﹞自撰《显宗起居注》,削去兄 防 参医药事。”
《旧唐书·经籍志上》:“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五曰起居注,以纪人君言动。”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生作牀下出介]:‘若有史官在旁,也该载入起居注了。’”
亦省称“起居”。 《宋书·志序》:“今以 班固、马彪 二志, 晋 宋 《起居》,凡诸记註,悉加推讨,随条辨析,使悉该详。”
⒉ 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 魏 晋 及 南北朝 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 北魏 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 隋 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 唐 宋 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 元 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 明 初曾专设起居注。 清 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
国语辞典
起居注[ qǐ jū zhù ]
⒈ 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以唐宋的记注最为详备,为修史的重要依据;元明以后,制度虽存,而记载渐趋简单,价值大不如前。如汉武帝有〈禁中起居注〉、东汉马皇后撰有〈明帝起居注〉等。
分字解释
※ "起居注"的意思解释、起居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暑假到了快乐到,乘着夏风乐逍遥,休闲娱乐安排好,外出旅游注安全,起居科学要规律,锻炼学习莫忘记。祝暑假快乐无忧、平安健康。
2、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3、总体而言,元朝统治者接受了中原王朝关于起居注的观念,并且改造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制。
4、玄于道自作《起居注》,叙讨刘裕事,自谓经略举无遗策,诸军违节度,以致奔败。
5、起居注是元朝官方史学中的重要一环。
6、对于理学,他并不关注其学理层面,而是强调“道学者必在身体力行,见诸实事,非徒托之空言”(《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94页)。
7、通过梳理元朝起居注的设立过程,以及对起居注人员的考察,可以发现担任起居注者多为蒙古人和色目人,并且深得大汗信任。
相关词语
- qǐ pǎo起跑
- qǐ lì起立
- qǐ zhǐ起止
- fā qǐ发起
- fēng qǐ风起
- bìng qǐ病起
- qǐ bīng起兵
- qǐ sè起色
- bù qǐ不起
- tí qǐ提起
- qǐ diǎn起点
- qǐ yīn起因
- qǐ fēi起飞
- qǐ yòng起用
- chū qǐ初起
- zuò qǐ坐起
- tū qǐ突起
- yī qǐ一起
- bó qǐ勃起
- qǐ tiào起跳
- fēn jū分居
- tuì jū退居
- bié jū别居
- bì jū避居
- hé jū何居
- jū jū居居
- huáng jū皇居
- fēng jū丰居
- bǐ jū比居
- dìng jū定居
- jū zhù居住
- bì jū弊居
- chén jū辰居
- cù jū簇居
- zhāi jū斋居
- xīn jū新居
- ān jū安居
- běn jū本居
- jū shì居士
- zhǐ jū止居
- jiāo zhù浇注
- zhōng zhù中注
- míng zhù铭注
- mù zhù目注
- cí zhù瓷注
- fù zhù附注
- zhuàn zhù传注
- zhù dìng注定
- jì zhù记注
- zhù shì注释
- lián zhù连注
- bèi zhù备注
- jiǎn zhù简注
- fù zhù负注
- huì zhù汇注
- píng zhù评注
- píng zhù平注
- dǐng zhù顶注
- zhù xiāo注销
- wǎn zhù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