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shì

注释



注释

词语解释

注释[ zhù shì ]

⒈  解释字句的文字。

note; footnote; annotation;

⒉  用文字解释字句。

annotate; explain with notes;

引证解释

⒈  解释字句的文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既而史传小书,人物杂记……文言美辞,列於章句,委曲叙事,存於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
《<廖仲恺集>前言》:“文中的外国地名、人名,与现在通用的译名颇不一致,为保持原貌,未加改动,其中重要的作了简略注释。”

⒉  用文字解释字句。

《隋书·文学传·潘徽》:“总会旧辙,创立新意,声别相从,即随注释。”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陶潜 《读山海经》十三首用事,今本多差误,各为注释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 朱子 ﹞天文歷律度数,无不究悉,仍好为文,工於诗,工於笔札,如《楚词》、 韩 文,亦皆注释。”
1. 解释字句的文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註释。”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於一一音,有一一説,不达註释,可以达用。”
《瞿秋白文集》编辑委员会《<瞿秋白文集>序》:“在文集的各部分,编者都曾经加了一些註释。”

⒊  用文字解释字句。

《明史·顾鼎臣传》:“进讲 范浚 《心箴》,敷陈剴切。帝悦,乃自为註释,而 鼎臣 特受眷。”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纯庙博雅》:“每一诗出,令儒臣註释,不得原委者,许归家涉猎。”

国语辞典

注释[ zhù shì ]

⒈  解释文句的意义。

《隋书·卷七六·文学传·潘徽传》:「总会旧辙,创立新意,声别相从,即随注释。」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用事,今本多差误,各为注释之。」

解释

⒉  解释文句意义的文字。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
唐·刘知几《史通·卷五·补注》:「文言美辞,列于章句,委曲叙事,存于细书,此之注释,异夫儒士者矣。」

分字解释


※ "注释"的意思解释、注释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由于精力有限,未对原码做任何注释.

2、注解,注释,评注评注或注解的行为或过程。

3、不过,您将发现多个注释都可能使用相同的注释类型。

4、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采取依照课文注释或者教学参考书的注释为学生讲授,照本宣科,不求甚解,这是大忌。

5、标记注释没有变量。

6、本书,信件已重译,包括20个新注释.

7、注释是不会被浏览器识别的。

8、此规则声明,注释是可选的。

9、只是在书的最后有几字注释,注释倒也言简意骇。

10、使用文档注释来描述程序接口.

11、注释:文档外引用无法同步跨文档的文本。

12、他发现了一个错误,把注释硬给删掉了。

13、请使用注释者方面方法,参与只发生在对注释类型的共同理解这一级别。

14、这本书出版时将附有注释和索引。

15、我实在弄不懂正文,只得参看后面的注释

16、大多数AOP系统只使用反射api公开捕获的连接点上的注释实例,并且不允许将注释绑定为连接点上下文。

17、典籍注释是一历时性转换传意行为(造句 网),须经注释主体理解与解释两个阶段。

18、同时,你应该避免为了相同的目的使用注释,因为注释不会被执行,且很容易作废。

19、注释和谐——江汉区“百卉含英”现象解析。

20、◇注释 ①尚德缓刑:祟尚道德,放宽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