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ū yān
注音ㄕㄨ 一ㄢ
繁体疏煙
⒈ 亦作“踈烟”。
⒉ 谓香火冷落。
⒈ 亦作“踈烟”。谓香火冷落。
引清 然修 《金山》诗:“蘄王 有庙踈烟冷, 郭璞 无坟乱石多。”
1、相传晚唐诗人陆龟蒙曾寓居在震泽附近,其诗作中有“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及“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缫车”之句。
2、楼上疏烟楼下路,正招余、绿杨深处。奈卷地西风,惊回残梦,几点打窗雨。夜深雁掠东檐去,赤憎是、断魂砧杵。算酌酒忘忧,梦阑酒醒,梦思知何许。纳兰容若
3、今年春浅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苏轼
4、疏烟沉去鸟,落日送归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