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yān

风烟


拼音fēng yān
注音ㄈㄥ 一ㄢ

繁体風煙

风烟

词语解释

风烟[ fēng yān ]

⒈  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mist and clouds;

引证解释

⒈  风与烟;风与尘。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
南朝 梁 吴均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浄,天山共色。”
唐 寒山 《诗》之二九七:“昨来攀葛上,半路困风烟。径窄衣难进,苔黏履不全。”

⒉  景象;风光。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
唐 白居易 《西湖留别》诗:“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宋 刘过 《行香子·山水画面》词:“无限风烟,景趣天然,最宜他、隐者盘旋。”
宋 张耒 《登海州城楼》诗:“客心不待伤千里,槛外风烟尽是愁。”

⒊  犹风尘,尘世。

宋 苏舜钦 《扬州城南延宾亭》诗:“风烟远近思高遁,豺虎纵横难息机。”
明 王世贞 《自燕中来者云斥逐轻薄朝士殆尽赋此解嘲》诗:“争道误一叱,中谗堕风烟。”

⒋  指战乱、战火。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四郊增气象,万里絶风烟。”
明 许承钦 《白沟河》诗:“辽 宋 曾戎马,风烟十六州。”
毛泽东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二十万军重入 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国语辞典

风烟[ fēng yān ]

⒈  风景。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⒉  随风而逝的烟。

如:「远望群山,风烟万里。」

分字解释


※ "风烟"的意思解释、风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正觉江边寺,风烟罨画然。

2、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英雄董存瑞。历史的风烟已去,革命的精神铭记,我们今日的幸福,源于优秀的政党,建党节,我们送去祝福。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

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风烟雨雪,变幻莫测。

5、大劫将至,瑞祥渐散,即将风烟四起,战火纷飞。

6、尘世风烟的挽歌,红袖添香的幽韵,花落无痕,远了时节已无人聆听。

7、任凭世间的风烟弥漫,只在一盏茶的柔情里,细数光阴的淡定。白落梅

8、特别喜欢“净”字。“混沌散开,污浊逸去,无喜无忧,无生无死。”这是大净,是生的境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是一个人悠然自得、淡然爽朗的气质。白音格力

9、建立了循环双流化床锅炉平衡通风风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风烟系统的动态特性作了仿真研究。

10、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林塘风月赏,还待敌人来。霸华净天未,雾色笼江际。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11、人世风烟梦寐,人欠欠人,皆是无头之债。你侬我侬,不如一阵清风。慕容雪村

12、红花有绿叶相陪,高山有流水为知己,阳春有白雪作伴,人又岂能孤独于世,独挡红尘碌碌风烟?白落梅

1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

14、再多的迷茫也被风烟吹散,因为你的左手永远在右手的身旁。

15、其时江湖中风烟四起,群雄并举,众多玄功武功高手逐鹿天下,而公认的玄功最高之人一共有四个,分别是东海妖皇、西山妖帝、南天妖王和北泽妖后。

16、清平乐,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纳兰容若

17、“卧埋尘叶走风烟,齿豁头童不计年。

18、看客,看萧逸静如封镜,动如风烟,实为人生快事。

19、《题潼关楼》,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20、谁能只手书了唐半世风烟,看流云任时间唱不完这清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