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

旨趣


拼音zhǐ qù
注音ㄓˇ ㄑㄨˋ
词性名词


旨趣

词语解释

旨趣[ zhǐ qù ]

⒈  要旨;大意。亦作“指趣”,“趣”同“趋”。旧指写书的目的与大意。

谨条序前章,畅其旨趣。——《后汉书·郎顗传》
览其旨趣。——嵇康《琴赋》

purport; objective;

引证解释

⒈  宗旨;大意。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二》:“孔子 既殁,后世诸子各著篇章,欲崇广道艺,成一家之説,旨趣不同,故分为九家。”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挚虞 品藻,颇为精核,至云杂以风雅,而不变旨趣,徒张虚论,有似黄白之伪説矣。”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千言距百韵,旨趣何绰绰!”

如:本刊的旨趣在发刊词中已经说过了。

国语辞典

旨趣[ zhǐ qù ]

⒈  宗旨和意义。也作「指趣」。

《北史·卷八四·孝行传·王颁传》:「勤学累载,遂遍通五经,究其旨趣,大为儒者所称。」

意旨 意义

英语purport, intent

德语Zielsetzung, Leitsatz (S)​

法语intention

分字解释


※ "旨趣"的意思解释、旨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你需在寻求智识中来完成你自己的人格,你莫忘失了自己的人格来专为智识而求智识。周保松

2、无论物理世界怎么变化,思想的世界一定是以有序作为旨趣的。

3、经验的单薄性,决定了儒家诗学有精神旨趣单一、思想结构单调的先天不足。

4、5、他们使用的文字,既不是朝鲜半岛的谚文,也不是越南的喃字,而是汉字,且文法和遣词用语也是汉文,其诗之旨趣,也是儒家之礼乐王化。

5、他们使用的文字,既不是朝鲜半岛的谚文,也不是越南的喃字,而是汉字,且文法和遣词用语也是汉文,其诗之旨趣,也是儒家之礼乐王化。

6、这些记载不仅来源复杂,而且具有特定时代的文化旨趣

7、不过由于各自的学术立场及旨趣的差异,故而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见解。

8、旨趣相同。

9、“笔墨精良人生快事”,缘于一杆笔的劲健,在传达书法家的旨趣时达到极致——“笔精妙入神”,李白如是说。

10、这些记载不仅来源复杂,而且具有特定时代的文化旨趣.

11、论述了《中学生》、《国文月刊》为代表的开明杂志的特色,通过开明杂志撰稿作者群、撰稿内容的条分缕析,阐发了开明同人对文学、教育两者并重的旨趣

12、所以其哲学思想的气学旨趣比较明显。

13、当下,时代旨趣异化艺术追求、科学技术与艺术冲突、前卫艺术庸俗化等问题显得尤为尖锐。

14、其瓷胎白而薄,能透光映指,有青白、粉青、水青、天青诸色,均十分淡雅,一扫数千年艳丽之风,正投合了当时人们崇尚青白的旨趣,是以繁盛一时,有“饶玉”。

15、他们极端苦吟的创作态度、奇涩精警的五律体制、清寒幽僻的艺术旨趣,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考察与其交游的朱熹弟子,对了解真德秀的道德操守和学术旨趣是十分必要的。

17、从对沈从文关于“海派”作家穆时英和“京派”作家冯文炳的评论就可以管窥沈从文文学批评的旨趣与风格。

18、月下谈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

19、借由把这一故事命名为《追寻现代中国》,我个人衷心盼望能够彰显以下几点旨趣

20、笔墨精良人生快事”,缘于一杆笔的劲健,在传达书法家的旨趣时达到极致——“笔精妙入神”,李白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