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舒

词语解释
仲舒[ zhòng shū ]
⒈ 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
引证解释
⒈ 汉 哲学家、今文经学家 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
引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无置酒之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仲舒 专儒, 子长 纯史。”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才雄 子云 笔,学广 仲舒 帷。”
旧题 明 王世贞 《鸣凤记·秋夜女工》:“不用 仲舒 谋,权回 范蠡 舟,旧江山都是新愁。”
分字解释
※ "仲舒"的意思解释、仲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时舆论喧嚣,各地儒生群起响应,更有董仲舒、申生等重量级人物站台力挺。[造句 网]
2、后汉室有武帝,自幼尚武尊儒,有经世之才,依狂生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因为这里不仅没有董仲舒的对策,“绌”在字面上也不是“罢黜”,而是“贬退”的意思。
4、董仲舒对于灾异的解释,有变即有常。
5、他尤精梵文,与高仲舒对坐而谈,天南地北,口若悬河,却又不让人觉得饶舌,高仲舒听来如坐春风,一边饮茶,一边听辩机谈笑风生,真个不知今夕何夕。
6、它肇始于西周时期周公提出的“明德慎罚”,中经春秋战国儒家传扬的“为政以德”,形成于董仲舒的“德主刑辅”。
7、董仲舒的人性论对孟、荀的人性思想有所继承。
8、他们当中有一位来自广川(今河北景县)的儒生,名叫董仲舒,是研究《公羊传》的。
9、妻王氏夫人,乃是江西廉使王仲舒之女,贞懿贤淑,行修敬之如宾。
10、他反对董仲舒以来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价值观,主张学术文化,“贵致其实”。
11、董仲舒有和叔孙通一样的圆滑的头脑,同时更具有战略眼光。
12、正谊书院创立于清同治九年(1870),取汉代大儒董仲舒之语“正其谊不谋其利”的意思。
13、后汉室有武帝,自幼尚武尊儒,有经世之才,依狂生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天命灾异是董仲舒之天的哲学的重要内容。
15、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
16、董仲舒的治身观念来源于上古方术及黄老思想,是对经典儒学养身思想的有效补充。
17、神宗见司马光固辞不受,使召其入宫问道: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杨雄兼而有之。
18、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末石全为善也。董仲舒
19、一时舆论喧嚣,各地儒生群起响应,更有董仲舒、申生等重量级人物站台力挺。
20、《春秋》属辞比事,仲舒立名,或取诸此。
相关词语
- guǎn zhòng管仲
- kūn zhòng昆仲
- zhòng qiū仲秋
- guǎn zhòng xué pài管仲学派
- zhòng róng仲容
- yuán zhòng原仲
- zhòng xiōng仲兄
- zhòng sī zǎo仲思枣
- xī zhòng奚仲
- xiāng bó zhòng相伯仲
- zhòng jiān仲间
- bó zhòng伯仲
- zhòng dá仲达
- zhòng xià dēng gāo仲夏登高
- zhòng bó仲伯
- zhòng xuān仲宣
- zhòng yè仲夜
- píng zhòng平仲
- zhòng shū仲叔
- zhòng dōu仲都
- diàn shū电舒
- shū huái舒怀
- zhǎn shū展舒
- shū kuài舒快
- shū yàn舒鴈
- shū xiá舒暇
- shū shì舒释
- chàng shū畅舒
- qún shū羣舒
- shū yōu舒忧
- ān shū安舒
- shū yán舒颜
- shū shū舒舒
- shū fàng舒放
- shū xiào舒啸
- shū shū tǎn tǎn舒舒坦坦
- fā shū发舒
- cāng shū苍舒
- shū hé舒和
- shū tǎn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