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

词语解释
自是[ zì shì ]
⒈ 自然是。
例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英naturally; of course;
⒉ 自以为是。
例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英self-conceited;
⒊ 从此。
英from now on; from then on; henceforth; thereupon;
引证解释
⒈ 自以为是。
引《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唐 韩愈 《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
清 孙嘉淦 《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
⒉ 自然是;原来是。
引唐 杜甫 《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唐 李商隐 《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 秦 地有山河。”
宋 陆游 《读近人诗》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
董必武 《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 中华 好儿女, 珠河 血迹史千秋。”
⒊ 从此。
引《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
《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言《诗》於 鲁 则 申培公,於 齐 则 辕固生,於 燕 则 韩太傅。”
《北史·后妃传上·魏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自是师行三十餘年,死者无数。”
⒋ 犹只是。
引唐 崔涂 《春夕旅怀》诗:“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国语辞典
自是[ zì shì ]
⒈ 自以为是。
引《老子·第二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⒉ 从此。
引《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是之后,齐分为七,赵分为六。」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自是始有应务之迹,生民属心矣。」
⒊ 自然是。
引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著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
分字解释
※ "自是"的意思解释、自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她自是上斗姨娘下斥庶妹,横眉冷对千夫指。
2、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但见那。
3、他俩原是青梅竹马,如今结为夫妻自是水**融。
4、江头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5、自是读书非习政,不妨避世学逃禅。
6、如果大清子民个个如你,那自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7、我自是百般推脱,他自是千般盛情。唐七公子
8、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但名将而已。
9、这是顏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10、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11、星魂指的,自是潜伏在暗处的墨鸦。
12、春风自是人间客,主管繁花得几时?晏几道
13、刀白凤自是哭天抢地,悲痛不已。
14、自是阖门守静,杜绝宾客,放志园亭,葛巾野服。
15、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
16、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荀子
17、自是轻盈不少,放下了诸般杂事,有了一份相思遣怀。
18、鸳鸯自是多情甚,雨雨风风一处栖。
19、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辄驿使谘问。
20、太阳不语,自有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大地不语,自是一种广博;你爱凝思,你爱沉默,自是一种风度,一种气质!
相关词语
- zì mǐ自弭
- zì sī zì lì自私自利
- zì bào zì qì自暴自弃
- zì gòng zì jǐ自供自给
- zì zhòng zì ài自重自爱
- zì shǐ zì zhōng自始自终
- gè zì各自
- zì yóu zì zài自繇自在
- zì biǎo自表
- zì lài自勑
- zì zuò zì shòu自作自受
- zì qīng zì jiàn自轻自贱
- zì yù自玉
- zì fēn自分
- zì yì zì yuàn自艾自怨
- zì dǎo zì yǎn自导自演
- zì qī自期
- dú zì独自
- zì zhēn zì yǐn自斟自饮
- zì shēng zì miè自生自灭
- lái shì shì fēi rénqù shì shì fēi zhě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 shì xīn shì fó是心是佛
- biàn shì便是
- bú shì不是
- shì zé shì是则是
- shì shèn是甚
- hái shì还是
- zhǐ shì只是
- yìng shì应是
- lǎo shì老是
- suǒ shì索是
- shì xū是须
- jì shì既是
- shì bì是必
- jiù shì就是
- suǒ shì所是
- hǎo shì好是
- dí shì的是
- shì wù是勿
- xiān shì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