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廨

词语解释
公廨[ gōng xiè ]
⒈ 旧时称官署。
例将犯人押入公廨。公廨大堂。
引证解释
⒈ 官署。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汉 光武 建武 二年, 西河 鲜于冀 为 清河 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李知已 任 永嘉 教官,公廨有一楼,怪不可居。”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却説 孔明 闻 鲁肃 到,与 玄德 出城迎接。接到公廨,相见毕。”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萧爽楼 有四忌:谈官宦陞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斤。”
国语辞典
公廨[ gōng xiè ]
⒈ 官署。
引《三国演义·第二四回》:「即便开门相迎,接入公廨,细问其故。」
分字解释
※ "公廨"的意思解释、公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由于治外法权的存在,该案由上海会审公廨审理,最终的结果是判处梅生九个月监禁.
2、会审公廨不自觉地承担着“创造法律”或者“发现法律”的功能,以解决20世纪初上海的新型经济贸易纠纷。
3、关絅之任公共公廨会审官前后十余年,与驻沪领事团和公共租界工部局斡旋,为挽回国家主权而不懈努力。
4、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以供公廨……设暑汤之用。
5、不仅如此,还新见赐田地子、公廨地子等官田地子。
6、据中评社报道,一年一度的“小林平埔夜祭”8日晚间在甲仙平埔文化园区小林公廨举行,高雄市长陈菊出席祭拜太祖与族人同乐。
7、另一方面从“动”的方面入手,分析会审公廨审判案件时的具体运作程序、审判制度的演变,着重“法”方面的考察。
8、抓住常州知府施观民“私创书院,赃私狼籍”的把柄,下达政令,不仅把施观民私创的书院捣毁,而且宣布各地私创书院一律改为公廨。
相关词语
- gōng guǎn公馆
- gōng zhòng公众
- gōng bào公报
- zǔ gōng gōng祖公公
- bù gōng不公
- gōng jiāo公交
- gōng shǔ公署
- gōng dào公道
- gōng chē公车
- gōng yǔn公允
- gōng jīn公斤
- gōng sī公私
- gōng píng公平
- gōng chēng公称
- gōng suǒ公所
- gōng yǎn公演
- gōng rán公然
- gōng shè公社
- gōng yuán公元
- gōng pó公婆
- xiè qián廨钱
- xiè yǔ廨宇
- wèi xiè尉廨
- zhōu xiè州廨
- fǔ xiè府廨
- gōng xiè tián公廨田
- xiè shǔ廨署
- xiè yuàn廨院
- xiè shè廨舍
- gōng xiè公廨
- jùn xiè郡廨
- gōng xiè běn qián公廨本钱
- xiè tián廨田
- yíng xiè营廨
- guān xiè官廨
- cuì xiè倅廨
- xùn xiè汛廨
- yì xiè驿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