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è shè
注音ㄒ一ㄝˋ ㄕㄜˋ
⒈ 廨署。
⒈ 廨署。
引《晋书·文苑传中·罗含》:“以廨舍諠扰,於城西池小洲上,立茅屋,伐木为材,织苇为席而居。”
《南齐书·州郡志上》:“官长无廨舍,寄止民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次日诣之,则廨舍寂然,惟一老隶应门。”
1、端拱元年八月,清远县廨舍有凤集柏树,高六尺,众禽随之东北去,知州李昌龄图以献。
2、庚午,至蒲州,刺史赵元楷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车驾,盛饰廨舍楼观,又饲羊百馀口、鱼数百头以馈贵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