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chē

公车


拼音gōng chē
注音ㄍㄨㄥ ㄔㄜ

繁体公車
词性名词

公车

词语解释

公车[ gōng chē ]

⒈  公共汽车。

西门町到公馆,坐公车要二十分钟。

bus;

⒉  公家的车辆。

cars provided by an organization;

⒊  汉代官署名。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我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

name of government office in Han time;

引证解释

⒈  君主的兵车。

《诗·鲁颂·閟宫》:“公车千乘,朱英緑縢,二矛重弓。”
郑玄 笺:“兵车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
孔颖达 疏:“公之兵车有千乘矣。”

⒉  官车。

《周礼·春官·巾车》:“巾车掌公车之政令。”
郑玄 注:“公,犹官也。”
《后汉书·霍谞传》:“服闕,公车徵,再迁 北海 相,入为尚书僕射。”
唐 元结 《黍官引》:“公车诣魏闕,天子垂清问。”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兹奉严君而同上公车,须别慈母而载驰孔道。”

⒊  汉 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后以指此类官署。

《史记·滑稽列传》:“朔 初入 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牘。”
《后汉书·丁鸿传》:“赐御衣及綬,禀食公车,与博士同礼。”
李贤 注:“公车,署名。公车所在,因以名。诸待詔者,皆居以待命,故令给食焉。”
唐 元稹 《高端婺州长史》:“尔等皆执艺术,待詔公车。”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伏望詔求方正有道之士,召诣公车对策;如 司马光、苏辙 辈,復置左右,以辅圣德。”

⒋  汉 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征的人,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应试的代称。

明 王晫 《今世说·雅量》:“﹝ 李梦兰 ﹞弱冠举孝廉,公车不第,策蹇南归,务益砥礪读书。”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家 西涧 先生説:‘ 张之杜 中 顺治 辛卯举人,连上公车不第,因就 朱方旦 问之。’”
清 王韬 《<日本杂事诗>序》:“而君时公车北上,以此相左。”

⒌  借指应试的举子。

《花月痕》第二回:“那年春闈榜后,朝议举行鸿词科,因此各道公车,迟留观望,不尽出都。”

国语辞典

公车[ gōng jū ]

⒈  兵车。

《诗经·鲁颂·閟宫》:「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

⒉  官车。

《周礼·春官·巾车》:「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其出入。」

⒊  汉代的官署名称。掌管征召,及受章奏,亦上书者所诣;清举人入京会试叫上公车,就是依此而来。

《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买臣到西京上书,待诏公车。」

⒋  复姓。如秦公子针字伯车,后世别为公车氏。

公车[ gōng chē ]

⒈  公共汽车的缩称。参见「公共汽车」条。

分字解释


※ "公车"的意思解释、公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搭公车去垦丁要多少钱?

2、公车业者和司机尤其感到切身之痛。

3、呼延瑾慌慌忙忙的冲下公车,奔向校门,正好撞上从前一辆公车上下来的赵云琪。

4、她撑伞在雨中等了约有一刻钟,都没有等来一辆无人的士,只得去等公车,谁知公车也姗姗来迟,路上又堵,赶到杂志社已经迟到了四十五分钟。

5、亚麻跌啊啊啊!在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冲下楼梯后,迅速的冲向公车站!啊呀呀!怎么这么多人,学生们正你推我挤地坐上公车

6、27省区市公车数将减近半。

7、事实上,他到了波兰南部的诺瓦德巴,他从雅典出发时搞错公车,错过另一辆开往义大利的同线公车

8、是的,我频频在39路公车上看到那个男子。

9、公车上的喇叭嘟嘟响,嘟嘟响,嘟嘟响。

10、长久以来,公车变成了官轿,公车改革,不仅为节约,更为让坐轿子的人脚踏实地、走得更远。

11、三米对卡车和公车来说不够高,无法通过。

12、韩国网友披露公车“豪放女”。

13、小孩子们在公车上无理取闹。

14、珍,我们去福华是坐公车还是捷运呢?

15、公车管理本上记清廉,瑞昌市。

16、公车统一贴上“公牌”方便群众监督和举报据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5日电新疆沙雅县全县270辆公车被统一贴上“公牌”,动向一目了然。

17、韩国网友披露雷人公车“豪放女”。

18、公车不是摆门面,不是拼档次,可这样的现象确实存在,当对公车有了进一步的规定与约束之后,就能很好的遏制这样的现象。

19、接着他匆忙赶去公车站。

20、坐245路公车/一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