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

词语解释
疑罪[ yí zuì ]
⒈ 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引证解释
⒈ 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引《后汉书·鲁恭传》:“小吏不与国同心者,率入十一月得死罪贼,不问曲直,便即格杀,虽有疑罪,不復讞正。”
《魏书·刑罚志》:“汉武 时,始启 河 右四郡,议诸疑罪而謫徙之。”
唐 虞世南 《赋得慎罚》:“政宽思济猛,疑罪必从轻。”
分字解释
※ "疑罪"的意思解释、疑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也造成了诸多惨痛的教训,使不少无辜者蒙冤受屈,佘祥林、呼格吉勒图等冤案,无一不是疑罪从有或是疑罪从轻所造成的恶果。
2、作者还对案件事实认定的过程、案件事实认定错误、疑罪从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3、可惜,与作为现代刑事诉讼原则的“疑罪从无”,“罪疑惟轻”仍然是背道而驰。
4、彻查药用胶囊要“疑罪从有”,毒胶囊。
5、只有把握好疑罪案件与疑难案件的区别,才能提高办案质量。
6、最高法新闻发言人表示,将坚决贯彻疑罪从无、罪行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原则,让蒙冤受屈者平反昭雪。
7、D、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疑罪从无昨日,国考考试结束,考生们走出考场。
8、上述要求不具名的法官称,20多年前,聊城中院受理申诉后,合议庭及告申庭的法官均认为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应按疑罪从无改判无罪。
9、然而,法律规定要真正落实并不容易,迫于观念上、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疑罪从挂的现象时有发生。
10、任何“疑罪从有”或“疑罪从轻”,都是违背疑罪从无司法理念的,也是错误的。
11、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各级法院对518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60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12、首先,“疑罪从有”、“疑罪从轻”是基于“有罪推定”产生的,这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
13、这种“疑罪从有”的社会心理,往往让司法面对存疑案件时,很难作出理直气壮的无罪判决。
14、但是,我们发现无论中外,所有刑事方面的冤假错案都是没有真正恪守这一司法原则,即便法院想贯彻“疑罪从无”的审判原则,但各种无形之手也会横加阻拦。
15、这就造成了诸多惨痛的教训,使不少无辜者蒙冤受屈,佘祥林、杜培武、呼格吉勒图、张氏叔侄等冤案,无一不是疑罪从有或是疑罪从轻所造成的恶果。
16、在“疑罪从无”成为全社会司法共识的当下,能否诚实面对过去“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等产生的诸多申诉案件,正考验着安徽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决心。
17、从结果意义上讲,疑罪不起诉的本质属性在于司法性,因为其对被追诉人的犯罪嫌疑做出了否定判断,犯罪嫌疑人得以从被追诉中解脱出来。
18、对这起引发公众关注的“集体吃回扣”事件,应“疑罪从有”,而不是听任院方“自辩”和“自查”。
19、周强表示,切实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各级法院对518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60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20、这也造成了诸多惨痛的教训,使不少无辜者蒙冤受屈,佘祥林、杜培武、呼格吉勒图、张氏叔侄等冤案,无一不是疑罪从有或是疑罪从轻所造成的恶果。
相关词语
- guǐ yí诡疑
- jiān yí兼疑
- shēng yí生疑
- yí sì疑似
- xuàn yí眩疑
- qiàn yí歉疑
- cì yí赐疑
- yí yí huò huò疑疑惑惑
- xuán yí悬疑
- yí xìn疑衅
- pōu yí剖疑
- shěn yí沈疑
- huá yí滑疑
- jiàn yí见疑
- huò yí惑疑
- shè yí设疑
- fán yí烦疑
- suì yí遂疑
- yí xīn疑心
- yóu yí犹疑
- rèn zuì认罪
- fù zuì负罪
- zuì míng罪名
- zuì shēn罪身
- zuì guò罪过
- diāo zuì刁罪
- bèi zuì背罪
- guài zuì怪罪
- chú zuì除罪
- zào zuì造罪
- sì zuì竢罪
- fú zuì服罪
- fá zuì伐罪
- dì zuì第罪
- dài zuì贷罪
- huò zuì祸罪
- kāi zuì开罪
- wèi zuì畏罪
- dài zuì戴罪
- dào zuì道罪